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尘暗朔风急,雨淫晨景昏。尤心长似捣,欲语吐还吞。持底舒天步,云何塞乱源。执官饧里鸩,名节贵与番。
浃旬不见日,冻云塞天宇。儿童相与言,雪意恐未已。一月见三白,为瑞亦足矣。老夫固畏寒,贫者忧冻死。六出乱飞花,不如晴可喜。
二尺书檠对影居,西风吹雪上吟须。云边月色人千里,竹裹秋声酒一壶。客思迩来红叶乱,雁声南去白云孤。季鹰自是知机者,一念莼鲈便到吴。
窃尝评小陵,使生太宗时。岂独魏郑公,论谏垂至兹。天宝得一官,主昏事已危。脱命走行在,穷老拜拾遗。
古人谨庙萃,后世重墓藏。埋骨冀裕后,其术传青囊。富贵出葬穴,此说何渺茫。含禭富珠玉,所见尤不长。
林间一磐石,壶酒玩春晖。混沌本无窍,桔槔焉用机。乱花红雪舞,远岫翠屏围。车马纷纷者,能知此似稀。
千钧巨石百十万,乱堆横峙塞山涧。故今流水作呜咽,行人厌闻犹喜阚。芙蓉非花镜非镜,无可充君耳目玩。第一岭望二三岭,蜿蜒似作长蛇缓。努力向前兮不须叹。君不见老夫足垠斗天下,临危岂是趦趄者。
尔时儒者定应无,问政胡为不问儒。五代乱离千血阵,万山深杳一丹炉。能容隐遁犹难必,遽谓飞升岂不诬。我欲卜邻聊避俗,未须跳入长房壶。
一事真堪笑,今人妾直灵。都缘无至性,徒欲乱多声。
不胜方寸乱,岂暇二心持。忍矣王陵将,贤哉徐庶辞。
其为人也孝,好乱未之闻。曾以是取怨,无人语盖勋。
不是风幡动,亦非仁者心。自从胡乱后,淈{左氵右盾}到而今。
盖天盖地那一著,无今无古绝承当。谩将分付密禅者,一任诸方乱度量。
乔公评老瞒,谪仙奇郭令。视远数十载,伟欤真智圣。破贼此郎子,勿反吾同姓。凡才慁世间,鉴裁惟其证。
臣窃惟事势,可为痛哭者一,可为流涕者二,可为长太息者六,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,难遍以疏举。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,臣独以为未也。曰安且治者,非愚则谀,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。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,火未及燃,因谓之安,方今之势,何以异此!本末舛逆,首尾衡决,国制抢攘,非甚有纪,胡可谓治!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,因陈治安之策,试详择焉!夫射猎之娱,与安危之机孰急?使为治劳智虑,苦身体,乏钟鼓之乐,勿为可也。
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,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。王子晞为尚书,领行营节度使,寓军邠州,纵士卒无赖。邠人偷嗜暴恶者,卒以货窜名军伍中,则肆志,吏不得问。日群行丐取于市,不嗛,辄奋击折人手足,椎釜鬲瓮盎盈道上,袒臂徐去,至撞杀孕妇人。
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:「闻之前论曰:『治世之音安以乐,亡国之音哀以思。』夫治乱在政,而音声应之;故哀思之情,表于金石;安乐之象,形于管弦也。又仲尼闻韶,识虞舜之德;季札听弦,知众国之风。斯已然之事,先贤所不疑也。
皇帝二载秋,闰八月初吉。杜子将北征,苍茫问家室。维时遭艰虞,朝野少暇日。顾惭恩私被,诏许归蓬荜。
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。惟天下之静者,乃能见微而知著。月晕而风,础润而雨,人人知之。人事之推移,理势之相因,其疏阔而难知,变化而不可测者,孰与天地阴阳之事。
五人者,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,激于义而死焉者也。至于今,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,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;且立石于其墓之门,以旌其所为。呜呼,亦盛矣哉!夫五人之死,去今之墓而葬焉,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。夫十有一月之中,凡富贵之子,慷慨得志之徒,其疾病而死,死而湮没不足道者,亦已众矣;况草野之无闻者欤?独五人之皦皦,何也?予犹记周公之被逮,在丙寅三月之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