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张公高躅不可到,我欲挽肩才觉难。事业已归前辈录,典刑留与後人看。诗如琢雪清牙颊,身觐飞龙吐胆肝。少负清名晚方用,白头翁竟作何官。
高人岂学画,用笔乃其天。譬如善游人,一一能操船。阎子本缝掖,畴昔慕云渊。丹青偶为戏,染指初尝鼋。
十载游名山,自制山中衣。愿言毕婚嫁,携手老翠微。不悟俗缘在,失身蹈危机。刑名非夙学,陷阱损积威。
老身倦马河堤永,踏尽黄榆绿槐影。荒鸡号月未三更,客梦还家得俄倾。归老江湖无岁月,未填沟壑犹朝请。黄门殿中奏事罢,诏许来迎先出省。已飞青盖在河梁,定饷黄封兼赐茗。远来无物可相赠,一味丰年说淮颍。
山坡陀兮下属江,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。松茀律兮百尺旁,拔此惊葛之。上不见日兮下可依,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。藐余望兮水中汦,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。
贵人金多身复闲,争买书画不计钱。已将铁石充逸少,更补朱繇为道玄。烟薰屋漏装玉轴,鹿皮苍璧知谁贤。吴生画佛本神授,梦中化作飞空仙。
游九仙山,闻里中儿歌《陌上花》。父老云: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,王以书遗妃曰:"陌上花开,可缓缓归矣。"吴人用其语为歌,含思宛转,听之凄然,而其词鄙野,为易之云。陌上花开蝴蝶飞,江山犹是昔人非。
清派连淮上,黄楼冠海隅。此诗尤伟丽,夫子计魁梧。(刘为人短小。)世俗轻瑚琏,巾箱袭武夫。
净居寺,在光山县南四十里大苏山之南、小苏山之北。寺僧居仁为余言:齐天保中,僧思惠过此,见父老问其姓,曰苏氏,又得二山名。乃叹曰:吾师告我,遇三苏则住。遂留结庵。
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,轼忝冒时,尚有富彦国、张安道、钱子飞、吴长文、夏公酉、陈令举、钱醇老、王中父并轼与家弟辙,九人存焉。其后十有五年,哭中父于密州,作诗吊之,则子飞、长文、令举殁矣。又八年,轼自黄州量移汝海,与中父之子沇之相遇于京口,相持而泣,则十五人者独三人存耳,盖安道及轼与家弟而已,呜呼悲夫。乃复次前韵,以遗沇之,时沇之亦以罪谪,家于钱塘云。
空中细茎插天芒,不生沮泽生陵冈。涉阅四气更六阳,森然不受螟与蝗。飞龙御月作秋凉,苍波改色屯云黄。天旋雷动玉尘香,起溲十裂照坐光。
死生难有却回身,不忍重看旧写真。暮去朝来颜色改,四时天气总愁人。东风漫漫吹桃李,尽日独行春色里。自经丧乱少睡眠,莺飞燕语长悄然。
楚越千万山,雄奇此山兼。盘根虽巨壮,其末乃修纤。去县尚百里,侧身勇前瞻。萧条烟岚上,缥缈浮青尖。
掖门相对敞铜鐶,(巘去山加车)(巘去山加车)飞甍在两间。润色平生知地禁,登临此日愧身闲。浮云倒影移窗隙,落木回飙动屋山。忽忆初来秋尚早,紫微花点绿苔斑。
晨霜践河梁,落日憩亭皋。念彼千里行,恻恻我心劳。揽辔上层冈,下临百仞濠。寒流咽欲绝,鱼龟久已逃。
虚名误长者,邂逅肯经过。所操十余篇,浩荡决江河。侧身朝市间,乐少悲惭多。文章旧所好,久已废吟哦。
雁雁无定栖,随阳以南北。嗟哉此为奴,至性能恳恻。人将伺其殆,奴辄告之亟。举群寤而飞,机巧无所得。
生涯聊占水中洲,岂即乘桴逐圣丘。身与凫飞仍雁集,心能茅靡亦波流。由来杞梓常先伐,谁谓菰蒲可久留。乘兴吾庐知未厌,故移修竹拟延驺。
忆昨此地相逢时,春入穷谷多芳菲。短垣囷囷冠翠岭,踯躅万树红相围。幽花媚草错杂出,黄蜂白蝶参差飞。此时少壮自负恃,意气与日争光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