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乞得微官本为閒,生赠簿领积如山。鼎来佳客无陶谢,向后微言到孔颜。安得朱弦起秋思,预愁清泪落阳关。壮怀醉裹依然在,不信萧萧两鬓斑。
境浊常鲜惬,事难获易欣。皎月当中秋,觇候每倦勤。扁舟泊水岸,是夕无纤云。冷侵碧琉璃,又如烂鎔银。
放浪山颠与水涯,藜羹有味荐珍嘉。根尘要识元非我,言语悬知未到家。霜渚澄波空涨潦,风林脱木净浮华。公明领取休论价,处事何须更作牙。
北上太行东禹穴,雁荡山中最奇绝。龙湫一派天下无,万口赞扬同一舌。行行路入两山间,踏碎苔痕屐将折。山穷路断脚力尽,始见银河落双阙。
天清无云秋气明,好风丛桂传芳馨。乃於此时送君行,江空目短难为情。蚤从两川驰大名,眉宇莹彻春壶冰。语辄倾倒心地平,大篇小篇韶钧鸣。
顷年登临赤城里,江绕城中万家市。治中寄我云壑图,快读新诗眼如洗。回思岁月如星流,念念飞空寻旧游。披图哦诗想幽致,直欲携筇上山头。
东楼德泽流无穷,我公挺生庆所钟。琼枝玉树莹精彩,迥然不堕风尘中。少年慷慨吐虹气,文词元不减侪辈。胸中妙蕴经纶才,剸剧裁繁特余事。
先生作赋真八吟,高处独步无古今。少从三山来四明,一郡士子多青衿。我尝学事六七载,膏馥沾丐资之深。窃名文场掌帝制,至今不敢忘指南。
桃花未发李生花,装点林居亦自佳。但恨无人领张彻,乘云共到玉川家。
朝立寒溪东,暮立寒溪西。一到神顿领,熟视眼更迷。水光不见水,但见青天无表裹。天光不见天,但见一片清烟涵无边。
委曲东风满万象,家培桃李恣雄夸。先生客里观时态,老子诗中感物华。雨后有花须领略。春归无策可拦遮。山行忘却芳菲趣,把玩珠玑到日斜。
万里云萍一酉阳,便将和气压荒凉。挽回梅萼依明烛,管领椒花入寿觞。笑里不知熊轼重,醉馀犹记博山香。只因腊雪成佳集,等到春来味更长。
陈雷箭去不遗镞,后世人情手翻覆。我生二十少知己,更觉恩怨生骨肉。尘沙踪迹窘吴越,波浪奔驰走巴蜀。痴年自长习艺能,如兔之角碍人目。
我友君居德行科,见君觉我汗颜多。笔端有韵珠盈唾,胸次无尘玉不磨。好去腰斤高斫桂,向来传钵有持荷。广寒管领群仙到,为我殷勤谢月娥。
领袖乡庠四十年,被书误是到华颠。玉川大用不及试,东野古心常自鞭。抱疢二诗知命语,遗骸怀偈小乘禅。修文地下非公愿,生则当生兜率天。
荆溪惠子鬓鬅鬙,义理钻研到粹精。允以名堂由意实,漫云从仕但心亨。一窗春草无穷意,四壁秋蛩不断声。若向此中能领会,始知持敬造存诚。
匆匆何事解朝衣,甫为君王领一麾。历考近来成故事,就迁长是未多时。寒更夜彻防淮柝,晓舶晴翻出海旗。不久赤蹄应已到,只须略赋练江诗。
避愁聊复上层楼,上到层楼转更愁。杳杳青烟榆夹塞,鳞鳞翠浪麦平畴。山连楚甸三千里,地隔中原四百州。立尽栏干夜领会,沧波渺处起沙鸥。
何须不踏东华土,何须不吃吴山水。同时辈流半霄汉,径上银台彼凤尾。几曾礼部奏第一,十载青衫百寮底。相公之甥迳甚捷,头放稍低那得尔。
故人未到欠诗催,才到九山云为开。野鹤正思寻老伴,盟鸥亦竞喜朋来。免教北陇惭空帐,消得南山咏有台。梅信已传花信动,直须领客待春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