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古来论人物,西蜀名士多。李侯有酝藉,自爱如随和。不肯扣朱门,漫刺独我过。笔端金石鸣,音节如九歌。
俗士不闻道,利欲熏其心。阳浮外酬酢,中有机阱深。宛陵有君子,殊不同今人。矫矫鹓鹭姿,入俗不受尘。
岁岁随阳整羽翰,翱翔还见过云端。哀音断续霜风紧,群影参差夜月残。雕鹗已逃榆塞险,烟波初下洞庭宽。行人万里思归切,送目遥空寄信难。
水于天地间,体物而不倚。其数为天一,众有之所始。其辰为壬癸,重任之所揆。其德为智端,非非而是是。
伯牙非不善鼓琴,指下能写山高而水深。亦有师旷号精绝,蜚雪白昼为重阴。吾琴不以与二子,二子不过衰季愁叹而悲吟。后夔安在九嶷远,南风不竞凤鸟瘖。
喜客能挥白玉琴,此花端解古时音。只防老鹤来偷听,引起翻云万里心。
横笛秋篷底,衔山夕照残。孤音起水面,余韵到云端。吹怨芦声惨,含凄雁影寒。有人江阁上,斂翠凭栏干。
九秋半矩月团团,琼瑶世界夜气寒。羽士跃身导阿瞒,麾斥八极青云端。老柯掷桂香不死,银桥跨空一万里。飞步抽簪扣玉扃,中有素娥三千人。
近时文章衰,浅陋亦可怜。走趋王公门,书记争翩翩。开读令人惭,语吃意莫宣。今晨忽惊喜,赠我手一编。
我赠王氏子,作此谨所之。之子何所喜,喜有近道资。妙龄正弱冠,立志已不卑。与之语则解,知弗流俗随。
千年寒潭底,饱孕精钢秀。何人出黝玉,手触气如馏。健笔举龙文,清音鸣凤咮。坐使端歙产,瞠乎仞溪后。
古曲谁弹起,千年无此音。尚怜惟韵在,端欲后人寻。指上虽传操,声中要识心。半生孤此志,弦续自而今。
君不见江南琴师海与聪,谁与传者梦溪公。又不见醉翁诗中沈夫子,听水作琴琴谱起。祗今人间何处无琴师,问渠端由渠未知。钱塘东风万人裹,沈家还见奇男儿。
攫果实饥嗛,三声泪沾裳。尼居曾子侍,宁甘读此章。不食痛所生,乃能善居丧。林端有返哺,未敌乌衣郎。
俗徒纷云云,章甫殊不竞。不竞何以故,无奈二氏横。予曰实不然,请各言其行。开辟古至今,儒道独也正。
世言善书不择笔,此物岂可不精择。空弓难责养由射,快剑始堪孟贲击。多钱而贾长袖舞,工良器利贵相得。文房四宝拟四贤,最不易致管城伯。
未极皮毛落,端难颊舌传。夔音谐柷敔,岐脉按铭弦。举自常如见,关心或不眠。江湖无正色,龋齿亦嫣然。
四海岂无兄弟亲,气合行须同父母。相逢坐语忽移时,不觉朝餐辄过午。品评人物妙雌黄,议论邦家人覼缕。危言齰舌久自吞,幽愤填膺欣欲吐。
达官视贫贱,辽绝间天壤。门墙奧莫窥,鼎茵恣居享。令行雷风前,气吐虹霓上。陋彼衡门流,挥斥同草莽。
足蹈双莲洒杨柳,面目端严世希有。梵音妙音海潮音,祗这而今谁动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