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蒲团盘两膝,竹几阁双肘。此间道路熟,径到无何有。身心两不见,息息安且久。睡蛇本亦无,何用钩与手。
蒲团蟠两膝,竹几阁双肘。此间道路熟,径到无何有。身心两不见,息息安且久。睡蛇本亦无,何用钩与手。
我生亦何须,一饱万想灭。胡为设方丈,养此肤寸舌。尔来又衰病,过午食辄噎。缪为淮海帅,每愧厨传缺。
李太白有《浔阳紫极宫感秋》诗,紫极宫,今天庆观也。道士胡洞微以石本示余,盖其师卓玘之所刻。玘有道术,节义过人,今亡矣。太白诗云:“四十九年非,一往不可复。
山平村坞迷,野寺钟相答。晚阴云失莽,?一作杪,?落日犹在塔。行招两社僧,共步青山月。送客渡石桥,迎客出林樾。
南山北阙两非真,东颍西湖迹已陈。季子来归初可喜,老聃新沐定非人。酒清不醉休休暖,睡稳如禅息息匀。自笑尘劳馀一念,明年同泛越溪春。
我本糜鹿性,谅非伏辕姿。君如汗血马,作驹已权奇。齐驱大道中,并带銮镳驰。闻声自决骤,那复受絷维。
我本麋鹿性,谅非伏辕姿。君如汗血马,作驹已权奇。齐驱大道中,并带銮镳驰。闻声自决骤,那复受絷维。
南寺千佛阁古邑居民半海涛,师来构筑便能高。千金用尽身无事,坐看香烟绕白毫。北寺悟空禅师塔(名齐安,宣宗微时,师知其非凡人。)已将世界等微尘,空里浮花梦里身。
梦里青春可得追,欲将诗句绊馀晖。酒阑病客惟思睡,蜜熟黄蜂亦懒飞。芍药樱桃俱扫地,(病,过此二物。)鬓丝禅榻两忘机。凭君借取法界观,一洗人间万事非。(来书云,近看此书,余未尝见也。)
道人出山去,山色如死灰。白云不解笑,青松有余哀。忽闻道人归,鸟语山容开。神光出宝髻,法雨洗浮埃。
问君谪南宾,野葛食几尺。逢人瘴发黄,入市胡眼碧。三年不易过,坐睨倚天壁。归来貌如故,妙语仍破镝。
高士例须怜曲糵,此语尝闻退之说。我今有说殆不然,曲糵未必高士怜。醉者坠车庄生言,全酒未若全于天。达人本自不亏缺,何暇更求全处全。
我梦游天台,横空石桥小。松风吹菵露,翠湿香嫋嫋。应真飞锡过,绝磵度云鸟。举意欲从之,翛然已松杪。
净居寺,在光山县南四十里大苏山之南、小苏山之北。寺僧居仁为余言:齐天保中,僧思惠过此,见父老问其姓,曰苏氏,又得二山名。乃叹曰:吾师告我,遇三苏则住。遂留结庵。
元丰八年七月二十五日,杜几先自浙东还,与余相遇于金山,话天台之异,以诗赠之。我梦游天台,横空石桥小。松风吹aa30露,翠湿香袅袅。应真飞锡过,绝涧度云鸟。
月入千江体不分,道人非复世间人。锺山南北安禅地,香火他时共两身。
态足万峰奇,功才一篑微。愚公谁助徙,灵鹫却愁飞。窦雪藏银镒,檐曦散玉辉。未应颓蚁壤,方此镇禅扉。物理有真伪,僧言无是非。但知名尽假,不必故山归。
识得潮阳钟子洪,今人可想古人风。文章有气吞馀子,天地无情负此翁。问舍求田非细事,参禅学佛见新功。欲知别后真消息,莫惜频书寄海鸿。
孤峰何处在住,惠远旧林泉。日用无非道,心安即是禅。幽栖云壑底,梦寐雪蓬边。何日山阴道,同寻访戴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