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谢客开山兴,深居寄草堂。曲阑凭野色,虚牖敞晴光。路转青林合,泉流碧涧长。群峦分向背,平楚接微茫。
雪岭倚空白,霜柏傲寒青。千岩万壑奇秀,禽鸟寂无声。好是群贤四集,同访宝仙九室,中有玉京城。眼底尘嚣远,胸次利名轻。
宿叶自脱新叶生,东园忽已清阴成。老夫东行复西行,乌藤瘦劲青鞋轻。竹鸡群号似知雨,鹁鸪相唤还疑晴。萋萋幽草上墙绿,匆匆细水循阶鸣。萧然濯手坐盘石,心地平安体纾适。青山缺处红日沉,杳杳长空送归翮。
谢公遂偃蹇,南阳无旧庐。天与解缨绂,元非傲当涂。庖丁释牛刀,众手斫大軱。白云曲肱卧,青山满床书。
鼓策飞晨华,翘辔玄景阿。云裾动星汉,流彩鸣玉珂。苕苕拂青霭,俛仰窥员罗。群真俨龙驾,拊节扬空歌。
今年陪元戎游升山,诘朝始克修故事,则向之龙蛇满壁者,易以山水矣。拍阑一笑。游兄、几叟分韵得苦字,为赋商调龙山会九日无风雨。
紫元翁一日公馀,危坐寂寥。幽怀逸思,偶往云山烟波之间,想见其为乐也,因作云山、烟波二行,歌之以瑶池月。精严禅老请刻之石,乃书以遗之。微尘濯尽,栖真处、群山排在云汉。
望黄山兮峨峨,见接天以葱青。纷群峰兮怪奇,眩百变兮幽明。朱砂汤兮山椒,下白龙兮甚灵。袭深潭兮百尺,夜有光兮晶荧。
浈阳富佳致,无以过南山。山高雄地理,万丈亲云端。攀援临绝顶,气象非尘寰。神存古庙貌,台敞旧轩栏。
常怀玉垒李谪仙,精神浩瀚游八表。顶摩苍天弄白日,方丈蓬莱思清矫。吾乡夙号山水邦,萦青缭白杂苍缥。人间要自有佳趣。
嗟余与子久离群,耳冷心灰百不闻。若对青山谈世事,当须举白便浮君。天目山前渌浸裾,碧澜堂下看衔舻。作堤捍水非吾事,闲送苕溪入太湖。
谁谓九华远,吾身未尝檐。唱篇每起予,予口安能箝。忆在秋浦北,空江上新蟾。光洁写一镜,回环两堤奁。
群动夜息浮云阴,沈夫子弹醉翁吟。醉翁吟,以我名,我初闻之喜且惊。宫声三叠何泠泠,
麻姑之路摩青天,苍苔白石松风寒。峭壁直上无攀援,悬磴十步九屈盘。上有锦绣百顷之平田,山中遗人耕紫烟。又有白玉万仞之飞泉,喷崖直泻蛟龙渊。
观山不惮远,有癖老增剧。是行迫王事,所过飞鸟疾。路傍四五祖,不得着脚历。朝来所干集,我愿容自适。
去年入山时,孟夏暑犹薄。来观云母泉,阴崖坐盘礴。老禅披荆榛,经营始兴作。山空斤斧响,丁丁振林壑。
独鹤志万里,不肯安故林。排翮下岷山,浩荡穷幽寻。初来识京师,魏阙郁萧森。讲书勤万乘,赐服照华簪。
平生事幽讨,性与山水便。晚岁辟三径,颇喜得地偏。远不去桑梓,近与松楸连。青山枕其后,流水绕其前。
白首苕溪几我乡,青眼弁山如故友。诛茅晚岁合岩栖,漂梗一生嗟浪走。往往每来每太息,去去一步一回首。檐楹之雄谁氏室,基堂宜为后人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