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汉之西都,在于雍州,实曰长安。左据函谷、二崤之阻,表以太华、终南之山。右界褒斜、陇首之险,带以洪河、泾、渭之川。众流之隈,汧涌其西。
愁痕满地无人省,露湿琅玕影。闲阶小立倍荒凉。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。薄情转是多情累,曲曲柔肠碎。红笺向壁字模糊,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。
贾按察司时。丁钞本题下注云庐号疏斋。绣衣揽辔西行,慨然有志人知否。江山好处,留连光景,一杯别酒。
述夫帝车南指,遁七曜於中阶;华盖西临,藏五?於太甲。虽复星辰荡越,三元之轨躅可寻;雷雨沸腾,六气之经纶有序。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,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;握瑶镜而临事业,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。故知功有所服,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;器有所归,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。
述夫帝车南指,遁七曜於中阶;华盖西临,藏五?於太甲。虽复星辰荡越,三元之轨躅可寻;雷雨沸腾,六气之经纶有序。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,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;握瑶镜而临事业,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。故知功有所服,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;器有所归,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。
月日,居易白。微之足下: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,凡枉赠答诗仅百篇。每诗来,或辱序,或辱书,冠于卷首,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,且自叙为文因缘,与年月之远近也。仆既受足下诗,又谕足下此意,常欲承答来旨,粗论歌诗大端,并自述为文之意,总为一书,致足下前。
袅袅凉风动,凄凄寒露零。兰衰花始白,荷破叶犹青。独立栖沙鹤,双飞照水萤。若为寥落境,仍值酒初醒。
人闲春荡荡,帐暖香扬扬。飞光染幽红,夸娇来洞房。舞席泥金蛇,桐竹罗花床。眼逐春瞑醉,粉随泪色黄。
梨叶初红婵韵歇。银汉风高,玉管声凄切。枕簟乍凉铜漏彻。谁教社燕轻离别。草际虫吟秋露结。宿酒醒来,不记归时节。多少衷肠犹未说。珠帘夜夜朦胧月。
序曰:黄初四年五月,白马王、任城王与余俱朝师,会节气。到洛阳,任城王薨。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。后有司以二王归藩,道路宜异宿止。
晓起钟犹凝,朝回露欲干。逡巡下清跸,委曲问平安。压蔗出寒浆,敲冰簇画堂。人间正礻半暑,天上绝清凉。
惠连初擬赋秋怀,病束慵缠几未谐。湿叶随丹明晚堑,破云拖粉露晴崖。先甘衰落归双髩,已觉清凉入百骸。试枕离骚校闲品,竹烟杉籁满萧斋。
秋露随节至,宵零在幽篁。灏气入我牖,萧然衾簟凉。念往不能寐,枕书嗟漏长。平生肺腑友,一诀余空床。
高秋夜方静。神居肃且深。闲阶涂广露。凉宇澄月阴。婵娟影池竹。疏芜散风林。渊情协爽节。咏言兴德音。闇道空已积。干直愧蓬心。
中和癸卯春三月,洛阳城外花如雪。东西南北路人絶,绿杨悄悄香尘灭。路旁忽见如花人,独向绿杨阴下歇。凤侧鸾欹鬓脚斜,红攒黛敛眉心折。
吹来一圳报秋知,玉露金风正及时。戴了凉巾披野服,桂花香里看唐诗。
耿耿寒灯照醉罗,看朱成碧意如何。虎头辟恶无妨枕,犀角凉心更待磨。惟有幽兰啼月露,可将尺素託云波。山屏六曲归来夜,祇恐重投折齿梭。
小序:会宁府遇老姬,善鼓瑟。自言梨园旧籍,因感而赋此。海角飘零,叹汉苑秦宫,坠露飞萤。
海角飘零。叹汉苑秦宫,坠露飞萤。梦里天上,金屋银屏。歌吹竞举青冥。
握粟詹予美,端蓍竟我欺。前鱼如未弃,下凤故应迟。荏苒惊吹律,凄凉忆履綦。漫餐妃子秀,虚啮舍人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