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春江晚多思,拂面风棱棱。舟行明镜中,天水同一澄。沧波濯新柳,乔松上寒藤。风梅雪飘径,两麦青平陵。
百年光景易侵寻,消遣间愁只苦吟。但觉笔头风雨湿,不知鬓底雪霜侵。冥鸿九负九霄志,老骥空怀千里心。富贵倘来应有命,何须弹铗扣知音。
调丁团甲差民兵,一路一十五万人。鸣金伐鼓别旗帜,持刀带甲如官军。儿妻牵衣父抱哭,泪出流泉血满身。前去不知路远近,刻日要渡黄河津。
督运晚宿明堂川,凿冰饮马沙冈窟。风沙正面立不得,骁骑轻兵忽驰突。密雪拥渡无定河,河带血流侵人骨。帐中令下星骑来,半夜促行更仓猝。
侵晓登楚山,山峻苦艰陟。半山忽阴晦,举手不可识。跻攀穿云过,赫然见日出。俯视云气中,汹涌浩无极。
孤亭结架开岩扃,山深气偏冬常侵。惊浪一溪喷飞雪,阴檐五月垂坚冰。长风不断响空峡,崩石欲落缠巨藤。三伏火云愁病暍,投鞭知有几人登。
绨袍谁念故人寒,转从萧然老伯莺。幸景云山无屋龙,始知天地出门宽。残雪五更侵几白,一灯深夜照书红。他年共赴长安石,正恐诸儒欲诮通。
八月十八钱塘时,潮头搅海雷怒飞。更遭风日薄於纸,海山数点青依依。烂银斜侵云鬓脚,生绡直下鲛人机。玉龙宛转一千丈,卧噀残雪吹人衣。
一生踪迹任浮沉,两鬓生为雪易侵。不可破除唯道义,最难凭托是人心。清溪路口閒云合,白版门前落叶深。老子衰年懒酬应,若非同伴莫相寻。
春来我亦梦家林,万水千山不可寻。白雪易侵游于鬓,黄金难买故人心。夜船摇月平河稳,晓岭登云古树深。湖上又期寒食后,倚栏同对落花吟。
澗月之孤,岩松之癯。秋生眉目,霜侵发须。诸法之相了空寂,妙存之性非有无。一尘飞巨海,片雪点红炉。应事头头俱出碍,自然妙触解回途。
老境侵寻,衰残到今。霜须雪发春犹浅,壑眼岩眉秋更深。
雪发霜须,鲵齿鸡肤。年侵蒲柳,日在桑榆。用持智之大柄,静守道之元枢。而今百草头边用,妙得云门一字俱。
我昔向湘潭,故人贻我别。珍於锦鲸赠,未数绨袍脱。温如阳春曦,白似腊天雪。香收禅榻云,光映书斋月。
灵药从来隐圣机,何人得达到玄微,真空入有皆知实,运化功能到者稀。汞里金牙堪可重,炉中白雪共含辉。勿令阴气侵阳位,走作丹砂赫弈飞。
风饕雪虐苦侵陵,已免寒舟问水程。苇屋虚檐交夜气,边城疏鼓逗天明。囊空尚可充饥色,官冷何妨远市声。且辨新篘供一笑,竹君清绝对梅兄。
平侵炉火晚成灰,稳闭斋扉不用开。浩荡晚风随伴起,迟回前雪待朋来。他无杂念专思酒,纵有交情敢忆梅。静坐不闻箫鼓急,土牛莫是送春回。
斋前两柏树,其大皆十围。我初营屋时,正与两柏期。其一傍北亭,其一近南篱。相去十步间,当夏无炎曦。
一病已兼旬,朝来试整襟。眼前惊雾散,耳底怪蝉吟。检点尘侵砚,爬搔雪满簪。春归浑未省,绿树又成阴。
自怜老境渐侵寻,检点头颅雪旋深。无酒浇愁还独啸,有时得句但长吟。一天月色涵秋意,四壁蛩声恼客心。好是夜凉清似水,萧萧风度古松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