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易简乾坤正理,宽平雅颂真情。何处如今更有,壁间床下秋声。
百年可惜几见,一代何能数人。下马赋风雅颂,上马看疾毒亲。
周家石鼓嵯峨,从臣才艺心多。所期唤起雅颂,渠止镌成隶科。
雅颂意久不闻,周孔业将遂堙。若要兴减继绝,不妨动地惊人。
山中何所有,云气长悠悠。院中何所有,书册满高楼。登楼看云复看书,千古万古同卷舒。子于其间乐有馀,我今为子言其粗。
十年道学诚明处,四海诗篇雅颂馀。元祐向来基宥密,涪江相逐伴樵鱼。坐中苍白谁安立,身后丹青独久如。再拜两公何所见,衣巾端肯过吾庐。
旌头落尽少微明,追复成均雅颂声。诏起儒宗高一代,礼隆师范表诸生。拾遗柱史当螭立,润色纶言倚马成。行氢荷囊多献纳,要将文彩助升平。
清庙图书宝,熙朝雅颂音。频繁炻节召,荏苒二毛侵。衣饭家才足,丘园意亦深。卧听床下士,时作武侯吟。
周公作雅颂,退然在豳风。功成贵无迹,名大谤亦丛。彼人自标置,刻画岂不工。君看榛莽间,断碑卧颓墉。
伯牙非不善鼓琴,指下能写山高而水深。亦有师旷号精绝,蜚雪白昼为重阴。吾琴不以与二子,二子不过衰季愁叹而悲吟。后夔安在九嶷远,南风不竞凤鸟瘖。
稻粱不难谋,轩冕亦易得。胡为抱膝翁,恻恻复恻恻。秋风堕碧梧,凤鸟去无迹。愁吟草际蛩,儿女泪盈臆。
频年送行客,酒罄诗不工。最晚与君别,柰此百感丛。岐山有鸣凤,雅颂移豳风。于时二老生,出处海上同。
虞夏几百载,继以周礼乐。洋洋雅颂音,后亡前亦作。井疆贫富均,薄海咏康乐。姬公同圣贤,积累亦不薄。
一山叶翁七十二,齿牙秃缺面不媚。忽然袖诗叩我门,偏贝畴能办兹事。才德岂关貌妍丑,西子□□孟光腻。三十年许旧相识,翁摄官霅我半刺。
通袖风霜手,挥毫雅颂音。柄臣曾见惮,素士许同吟。包括沧溟浅,蜚腾岁月深。一朝梦惟肖,槁草仰商霖。
嗟予兀兀何施为,学无异意唯传师。尝言先圣所述作,人事而已亡他岐。安知步步有天道,繄我丘师能识之。春秋下应三千岁,雅颂周流十二支。
雅颂文章顺化风,馨香不必在芳丛。阳和远近随田亩,春雨如膏有大功。
推明能隼骨专车,按地谈天河洛图。汉魏晋唐皆贯澈,典坟今昔不荒芜。君家庭户闻风旨,吾事分毫等博屠。岂待曲终思雅颂,直缘背痒遇麻姑。预求补益三年艾,深识妖邪九尾狐。博物伟然窥子产,济时岂必愧夷吾。
少年气宇要自恢,见人赋诗谓为才,出入常将笔装怀。中年心地要自息,见人哦诗谓为癖,起居常把口挂壁。
社里得诗僧,铮铮可正平。子今能发愿,吾亦许同盟。不转虚空话,难归雅颂声。金篦容我刮,管取眼增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