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今夜天边月,谁期海上看。家山虽间隔,儿女暂团栾。露重银蟾湿,风清玉宇寒。年年长是客,强把一樽叹。
腊近衣方授,山深寒愈严。病将书卷废,愁伏酒杯添。故里风尘隔,微官岁月淹。思归归未得,低首愧陶潛。
谁把袈裟筑半峰,倚云楼阁打天钟。东西塔上自分屿,风雨声中忽见龙。隔岸愁吹孤戌角,归鸦寒立夕阳松。旧时行殿成荒土,烟草萋萋暝色重。
唐翁静者闭门饮水啜粥无知音,我能发尔一片冰清心。巨风吹天振海浪如屋,此翁林中眠正熟。中天渴乌吐火六合新开窑,此翁两鬓秋飕飕。小儿烂羊瓜果尽青紫,此翁临水洗双耳。
古树纷纷千嶂雨,远寺鸣钟迷处所。一水东流浮落花,隔云应有秦人住。海风不断长松路,万籁寒生苍玉麈。此去江南山更深,桄榔叶暗猨啼苦。
编竹状玲珑,庭闱尽处中。不由经纬力,安有卷舒劲。春画曾妨燕,寒宵岂隔风。都堂重献赋,明处忆牢笼。
月郎众星稀,天高万籁息。草露湿秋虫,悲凄声唧唧。隔窗听鸣机,寒光曙犹织。微物固催人,尤为贫女惜。
曦轮猎野枯杉松,火焚泰华云如峰。天地炉中赤烟起,江湖煦沫烹鱼龙。生狞渴兽唇焦断,峻翮无声落晴汉。饥民逃生不逃热,血迸背皮流若汗。
弱龄志登涉,壮即远行游。名山忍偏压,书剑多迟留。我思在锦水,木落巴山秋。愿随蛾眉月,影入平羌流。孤冰何处鹤,清唳寒云愁。赏心隔欢爱,怅望烟峦稠。
阳山鸟道峰前过,一谷呀然隔世埃。泉落阴渠苍海近,□穿嵌室湿云开。回中百客麟堪供,仙者千年鹤自来。往矣张韩阙镌赏,竖扶寒笔意生哀。
草木起寒色,望来秋更清。舟横遥夜月,风度隔城更。避俗心虽在,休官疏未行。空惭旧吟侣,有句续唐声。
诸老之中骨相奇,天胡遽使哲人萎。每怀钓月池边乐,尚忆编茅亭下诗。隔面树云劳我梦,伤心薤露为君悲。典型已矣嗟何及,肠断天寒日暮时。
修篁簇径出林椒,可与游人避俗嚣。曲槛隔花安笔砚,小窗延月伴箪瓢。红藤引蔓移山豆,绿叶分葩植水蕉。到此每怜清气别,可堪寒夜雨潇潇。
碧草芊绵十洞春,青苍寒叠五溪云。山萦乳窦层层秀,路隔桃花处处分。苔径竹深迷鹤迹,石坛松古漏星文。通宵回想尘寰事,好结茅茨向水滨。
寒牛觳觫秋江烟,五丁担落石一拳。惊涛拍岸撼不动,夕阳老背从鸦眠。天荒地老煮白石,顽懒不过苍苔田。腾腾卧地带佛性,尚肯远护风涛船。
门外落将三市隔,此中人是几生修。千寻古木含云翠,一派寒泉绕槛流。
只隔中秋一夕间,蟾光应未少清寒。时人不会盈虚意,不到团圆不肯看。
已是吴门变姓名,后来谁更识先生。一杯汉土丹墟在,万古闽山剑气横。步入白云秋石瘦,坐分黄叶午风清。逃奴不返松门静,隔水寒烟起暮城。
满地残红惊不见,晓风吹上石榴枝。仙馆无人春寂寂,一林红日鍊樱丹。晓来多谢梁间燕,尽把春愁举似人。山翁何事冲寒往,知有梅花在隔溪。归路夕阳收,山翠染襟袖。
冷筛千嶂雨,寒□一钩□。不放香烟出,长教隔画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