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寒色满空山,悠然一径闲。鸟啼黄叶外,人度翠峰间。古殿藏云气,唐碑带藓斑。未穷幽绝处,兴心忽思还。
晓出白下门,东山耸孱颜。脱身廛市中,办此一日闲。西风忽凛冽,秋容著坚顽。烟树小摇落,寒云起斓斑。
长虹斗起蛟龙穴,朱碧栏干夜明灭。太湖三万六千顷,多少清风与明月?青鷁惊飞白鹭闲,丹枫未老黄芦折。谁将横笛叫苍烟,无限惊波翻白雪。
行人魄动风森森,两崖奔黑愁太阴。不知七十二洞处,侧足下窥云海深。闻有神龙依佛住,枨触须臾召雷雨。两川稻熟须好晴,我亦闲游神勿惊。
饱饭闲游绕小溪,却将往事细寻思。有时思到难思处,拍碎阑干人不知。
心悸西江浪似山,眼明僧舍一窗闲。从今要见庐山面,画作屏风静处看。
物物般般都放下,熟境自然休。忙里偷闲闹处收。不挂一丝头。动静不拘无动静,法界莫能归境丘。逍遥物外游。性似水晶球。
行尽萧湘山复山,掣舟来叩淡岩关。幽深虽与尘寰隔,空阔犹容俗驾攀。是处名山有岩窦,莫如此地最宽闲。真人仙去知何在,陈迹空留警世顽。
夕月吐澄明,阴云净如扫。空庭引天翠,爽气生怀抱。家近御桥头,因为桥畔游。倚栏波上影,不共水东流。
黄土坡陁冈顶寺,青烟幂历浙西山。半荒樵牧旧城下,一月阴晴连屿间。人指废兴都莫问,眼看今古总输闲。刘郎寄咏公酬处,夜对金銮步辇还。
足钱便可不须侯,免对妻儿赋百忧。一笑相逢亦奇事,平生所得是清流。谈天安用如邹子,扫地还应学赵州。南北东西底非梦,心闲随处有真游。
投吴走越觅青天,殊不知天在眼前。开眼见时犹有病,举头寻处更无缘。颜渊正在如愚日,孟子方当不动年。安得功夫游宝肆,爱人珠贝重忧钱。
八月光阴未甚凄,松亭竹榭尤为宜。况当昼夜初停处,正是炎凉得所时。明月入怀如有意,好风迎面似相知。闲人歌咏自怡悦,不管朝廷不采诗。
堪嗟五伯争周烬,可笑三分拾汉馀。何似不才闲处坐,平时云水绕衣裾。
僧老经时不出山,法堂延客未曾关。心开宝月婵娟处,身寄溪云出没间。休夏巾瓶谁与,共迎秋水石不胜闲。近来寄我金刚颂,欲指胸中无所还。
表里山河舜帝基,圣君馆殿选贤知。开筵想任佳人拥,游寺应嫌俗吏随。政讶龚黄推绝席,文疑元白竖降旗。逍遥楼向闲登处,几感皇唐御制诗。
迢递中条寺,秋寻忘险途。屐踪临水月,锡影入云无。像阁分秦树,经窗见舜都。我曾题壁处,闲看想踟蹰。
晴阳溢目尽光华,乘兴闲来步径沙。水满不知新获稻,霜严犹放后凋花。传心密处宁离妄,著眼高时亦是邪。竟日清谈何所得,鱼沉鹭起各归家。
长日奔驰传置如,久妨著论与抄书。逢人争席有时有,疥壁留诗无处无。御寇未辞躬楚制,论文常记揽桓须。扁舟再有东游便,肯向朋从自作疎。
菏花好处,是红酣落照,翠蔼馀凉。绕郭从前无此乐,空浮动、山影林篁。几度薰风晚,留望眼、立尽濠梁。谁知好事,初移画舫,特地相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