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千尺飞萝手自援,鸣泉处处弄潺。半峰栖雾逢僧湿,绝径穿云见虎闲。岸帻正宜岩石上,褰衣时傍竹林间。夕阳翠看尤好,去路心知是下山。
古寺白门边,寒风逗石烟。松篁无俗径,钟磬有诸天。岁晚难为客,官闲易入禅。灯残僧别去,清梦竹相怜。
右屯将军猛如虎,十二离宫罢歌舞。宫中佳丽三千人,半作玉钩斜上土。秋风萧萧秋雨寒,翠襦零落金钿残。岂知后来好事者,重构华亭宿草间。
萧溪先生乐山者,结屋临溪颇幽雅。开轩见水不见山,却向图中看挥洒。高斋素笔悬清风,仿佛坐我林崖下。群峰奔驰势如马,绿树人家面平野。
踏破芒鞋意自闲,青山无处不潺湲。西东两目连双径,闻说其中好闭关。
近郭丛林邃,山环径转微。溪光分石发,厓色乱苔衣。树密云能度,风闲鸟便飞。短藜看未足,时傍夕阳归。
径绕寒流转郁纡,夹堤山色望中殊。草堂似卜东西瀼,画舫如过里外湖。莺唤曲栏春卧稳,鹤窥深户夜吟孤。问奇日载花间酒,莫谓投闲一事无。
游吟何处最宜频,谷木溪西第一邻。竹径清风啼黠鸟,柴门落日对闲人。穿云渐觉香裘重,照水惟怜白发新。常得杖藜随去住,不须琴酌在芳春。
清溪幽隐处,白首性情闲。鹤起开松径,风归闭竹关。道书堆几上,耕耒挂床间。坐悟忘言理,令人不解还。
忍置一茅舍,空闲丛竹傍。限归憎月闰,乞梦愿更长。草合深埋径,苔知自过墙。还怜挂瓢树,到日叶俱黄。
石径逢僧一话间,白云深处不知还。松阴日午茶烟起,不有客来僧更闲。
一径湖心通翠微,入山先自着山衣。绕篱野豆花争放,背日岩枝叶半稀。渔散空洲秋水在,烟横高岫夕禽归。闲居最得无能味,白石苍苍是钓矶。
山馆幽扉生曙光,晓风残月共苍苍。角巾自揽烟霞色,空径时飘兰蕙香。日射女垣啼宿鸟,露翻桐叶下秋冈。三山极目青于指,一片闲云似水凉。
残晖如月尚招寻,同侣夷犹兴易淫。荒径但容逋客往,闲门一任绿烟深。流莺入竹移双影,邻树过墙落半阴。剩有微情委空观,共君吟眺亦无心。
天地炎州外,云涛涨海边。为儒嗟世业,结社断尘缘。髫龀趋先子,荣枯忆往年。时推骢马使,人避铁冠贤。
林园乐事颇相关,不换神仙只一闲。荒径也须存白菊,愁人元不是青山。将雏野鹤飞还舞,酿蜜崖蜂去却还。凉月孤舟自浓睡,乘流知下几溪湾。
百岁光阴已半过,更无英气可消磨。心粗自不容机事,耳热宁须托浩歌。世味近知闲处好,宦情终觉少年多。东桥有路通三径,奈我才非二仲何。¤
梅竹萧萧旧隐居,却依双树结精庐。方酬南岳高僧偈,未答东山太傅书。宾馆有田多种秫,柴门临水不为渔。春风日日闲花落,三径无人自扫除。
林径无人尽日闲,幽禽时弄语关关。胡床坐对斜阳影,咏得禽言一破颜。雨压乔柯覆短檐,绿阴深处枕书眠。繁花十日风吹散,犹有残英落砌鲜。
剩紫残红惨不禁,狂蜂醉蝶杳难寻。闲阶半蚀苔痕浅,曲径全埋草色深。游子骤惊风雨梦,美人长抱岁时心。枝头取次成青子,且共携尊坐绿阴。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