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无非无是。好个闲居士。衣食不求人,又识得、三文两字。不贪不伪,一味乐天真,三径里。
阳关唱彻。断尽离肠声哽咽。酒已三巡。今夜王孙是路人。此情难说。莫负等闲风与月。欲问归期。来戴钗头艾虎儿。
休卧元龙百尺楼。眼高照破古今愁。若不擎天为八柱,且学鸱夷,归泛五湖舟。万里西南天一角,骑气乘风,也作等闲游。莫道玉关人老矣,壮志凌云,依旧不惊秋。
身去日华远,举首望长安。四年留蜀,那复有梦到金銮。遥想将芜三径,自笑已穷五技,无语倚阑干。欲作天涯别,犹对俎尊闲。
可恨东君,把春去春来无迹。便过眼、等闲输了,三分之一,昼永暖翻红杏雨,风晴扶起垂杨力。更天涯、芳草最关情,烘残日。湘浦岸,南塘驿。
有酒忘杯,有笔忘诗,弄溪奈何。看纵横斗转,龙蛇起陆,崩腾决去,雪练倾河,袅袅东风,悠悠倒景,摇动云山水又波。还知否,欠菖蒲攒港,绿竹缘坡。长松谁剪嵯峨。
归去来兮。行乐休迟。命由天、富贵何时。百年光景,七十者稀。
说与西湖客,观水更观山。淡妆浓抹西子,唤起一时观。种柳人今天上,对酒歌翻水调,醉墨卷秋澜。老子兴不浅,歌舞莫教闲。
飘流踪迹,趁春来、还趁春光归去。九十韶华能几许,著意留他不住。趱柳催花,摧红长翠,多少风和雨。蜂闲蝶怨,尽凭枝上莺语。
带湖佳处,仿佛真蓬岛。曾对金樽伴芳草。见桃花流水,别是春风,笙歌里,谁信东君会老。功名都莫问,总是神仙,买断风光镇长好。
眼,岁涂其一。今已过五十有二,怅然增感,戏题此词七个圈儿为岁数,年年用墨糊涂。一圈又胜半圈馀。
小樊标韵称香山。压尽花间。便须著个楼儿住,彩鸾看、飞舞妖闲。珠佩时因醉解,云扉常为春关。耳边属付话儿奸。休放蛮檀。绿窗惟怕今宵梦,莺声巧、春满阑干。待把衷肠教与,却愁长远都难。
领千岩万壑岂无人,惟欠稼轩来。正松梧秋到,旌旗风动,楼观雄开。俯槛何劳一笑,瀚海荡纤埃。馀事了凫鹜,闲命尊罍。
香。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,皆虚谱无辞。按沈氏乐律,霓裳道调,此乃商调。乐天诗云:“散序六阕”,此特两阕,未知孰是。
之所未备,搜寻剖□,斯已勤矣。闲从人求其法,高者如捕影,卑者不足为。嘉泰二年冬夜,坐一榻,知思所及,随手骇目。尔后凡七载,时时为之,自知非深根固蒂之道,亦可谓世外之妙观矣。
楚宫闲,金成屋,玉为阑。断云梦、容易惊残。骊歌几叠,至今愁思怯阳关。清音恨阻,抱哀筝、知为谁弹。
粉娇曾隔翠帘看。横玉声寒。夜深不管柔荑冷,樱朱度、香喷云鬟。霜月摇摇吹落,梅花簌簌惊残。萧郎且放凤箫闲。何处骖鸾。静听三弄霓裳罢,魂飞断、愁里关山。三十六宫天近,念奴却在人间。
一枝苍玉冷。爱露节霜根,从来孤劲。提携远尘境。自清癯骨力,岁寒心性。
久问闲边著。对沧江、烟轻日淡,雨疏云薄。一片闲心无人会,独倚团团羊角。便舍瑟、铿然而作。
西来紫马倦行春。上书频。阙排银。愿听臣归,子舍便将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