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,最是不济事。眼中了了,心下匆匆,方寸无多,往来应接不暇,如看场中美色,一眼即过,与我何与也?千古过目成诵,孰有如孔子者乎?读《易》至韦编三绝,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,微言精义,愈探愈出,愈研愈入,愈往而不知其所穷。虽生知安行之圣,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。东坡读书不用两遍,然其在翰林读《阿房宫赋》至四鼓,老吏苦之,坡洒然不倦。
先君子尝言,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,一日,风雪严寒,从数骑出微行,入古寺,庑下一生伏案卧,文方成草;公阅毕,即解貂覆生,为掩户。叩之寺僧,则史公可法也。及试,吏呼名至史公,公瞿然注视,呈卷,即面署第一。召入,使拜夫人,曰:“吾诸儿碌碌,他日继吾志者,惟此生耳。
康熙五十一年三月,余在刑部狱,见死而由窦出者,日四三人。有洪洞令杜君者,作而言曰:“此疫作也。今天时顺正,死者尚稀,往岁多至日数十人。”余叩所以。
月日,居易白。微之足下: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,凡枉赠答诗仅百篇。每诗来,或辱序,或辱书,冠于卷首,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,且自叙为文因缘,与年月之远近也。仆既受足下诗,又谕足下此意,常欲承答来旨,粗论歌诗大端,并自述为文之意,总为一书,致足下前。
我本渔樵孟诸野,一生自是悠悠者。乍可狂歌草泽中,宁堪作吏风尘下。只言小邑无所为,公门百事皆有期。拜迎官长心欲碎,鞭挞黎庶令人悲。
吾宗昔多士。文通高缙绅。小子无学术。丁宁困负薪。
序曰:汉末建安中,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,为仲卿母所遣,自誓不嫁。其家逼之,乃投水而死。仲卿闻之,亦
寒潮冲废垒,火云烧赤冈。四月到金陵,十日行大航。平生游宦地,踪迹都遗忘。道遇一园叟,问我来何方。
外闻云际山,中有古招提。新秋喜远览,锐意穷攀跻。出郭值微雨,凉风晓萋萋。陂陀越大岭,沙路净无泥。
山东郡县一百八,无有一城无战场。到今漂血成野水,如山白骨横秋霜。云台功高将不收,投笔亦有书生谋。黄金大印赐豪贵,白面岂得言封侯。
周王八骏行万里,朝游昆仑暮沧海。驱霆策电遍天地,虎骤龙驰倏烟霭。奔戎造父两为佐,大人王母遥相待。千金白狐来四荒,蝼蚁下国轻天王。
日出东南隅,照我西北楼。罗敷贵家子,足不逾门枢。性颇喜蚕作,采桑南陌头。上枝结笼系,下枝挂笼钩。
掾豺隶狼,新例临场;十日东淘,五日南梁。趋役少迟,场吏大怒;骑马入草,鞭出灶户。东家贳醪,西家割彘;殚力供给,负却公税。后乐前钲,鬼咤人惊;少年大贾,币帛将迎。
荷笠腰镰醉裹回,和衣卧处息如雷。定无门外催租吏,赢得柴荆日晏开。
概昔游熙初,忠定守郡时。树楼城南门,众秀皆来归。插空缭千峤,注海合两溪。云眉扁古隶,蛟凤跃出飞。
敬简如翁吾所慕,即之目击道斯存。斥归借卧平泉石,倦出几名傲吏园。早日寒斋令尚友,近来径坂寄传言。文山岁晚梅如雪,拟约庞公到鹿门。
去年阳春二月中,守令出郊亲劝农。红云一道拥归骑,村村镂榜粘春风。行行蛇蚓字相续,野农不识何由读。唯闻是年秋,粒颗民不收。
日落沙碛暗,风吹边月昏。远见屯田吏,催促下军门。戍卒行已出,老妇代其言。禾黍尽在野,胡马日复繁。持刀抽身去,岂得顾子孙。尚闻有虎符,科积穷丘原。万人奋其怒,欲出舌复扪。¤
拙轩少也绝交朋,闭门坐断藜床绳。据梧手卷挑青灯,目力自足夸秋鹰。一行作吏负且乘,简书夜下催晨兴。心劳政拙无佳称,高枕缓带吾何曾。
春馀池圃似郊村,吏散斜晖半府门。燕雀不知争底事,啁啾言语到黄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