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三峰碧。缥渺烟光树色。高寒处,上有猿啼,鹤唳天风夜萧瑟。山形似笔格。
共审挽七日之书云,西方生妙喜佛;占四明之福地,南极现老人星。人歌海沂之康,天锡河沙之算。太守与我同理,已传趣诏之音;丈夫何以假为,宁看即真之拜。某方忻御李,幸际生申。
雨晴泥路滑,杖履岂徒劳。双桧塔前老,一峰天外高。锡泉通殿砌。岩瀑起波涛。欲问麻衣意,风林作怒号。
南山突兀横青空,鹿豕禽鱼得所宫。修鳞于此亦养德,光怪夜发山川红。风云变化化事已矣,独有崖峤留馀雄。至今山泉脉四溢,喷薄声撼枯枬枫。
道高尘俗住应难,携锡东归暑未残。紫殿已承新雨露,白云终忆旧峰峦。孤村路僻牵吟远,峭壁泉飞入梦寒。满箧御时兼御札,到时松院与谁看。
曩时曾作家山游,亭有翠麓排新幽。疏轩密牖竹锵戛,烈风劲雨松飕飀。呀然出户瞰山足,屹然数竿围上头。扫除云峰耸客步,煎煮锡水供茶瓯。
胶胶朝路七书考,请绂星江恨不早。昔诧庐山心未然,今见庐山真是好。子卜子家庐山傍,庞眉鹤发商山皓。老而欲佚不得佚,此佚由来锡穹昊。
万家云树水边州,千里秋风一锡游。晚渡无人过疏雨,乱峰寒翠入西楼。
去路馀千里,行行雪洒衣。诸峰何日别,一锡犯寒归。夜宿谁闻磬,晨斋自采薇。遥知到禅宇,猿鸟共开扉。
简师飞锡地,天外集云峰。挐石松根瘦,歆窗竹影浓。山寒侵坏衲,涧响杂疏钟。客问西来意,无言凭短筇。
到处闻人乞篆踪,学来年久有深功。墨池阔類湘江水,笔塚高齐太华峰。金锡罢飞新解虎,铁盂收掌旧降龙。知师吟恋烟村景,不肯回头望九重。
马烦箠策车驰毂,终岁尘劳常碌碌。喜闻岩寺在山中,路转清溪入幽谷。乍行山口疑洞天,穷深一上翻平田。千层台殿隐林木,四面石壁生云烟。
何处觅灵踪,天台第一峰。云深唯见寺,夜静忽闻钟。卓锡随飞鹤,谈玄起蛰龙。石桥如有约,跨月坐从容。
旧锡千峰里,空门壮大观。雨馀双屐冷,风杪一灯寒。蜗篆团真偈,龙沙绝野干。婆娑参佛果,登眺已忘餐。
一锡千峰远,闻师住少林。云生坐处石,佛见定时心。清福人间少,红尘山外深。何当重间讯,来借朱堂吟。
五峰抱岩扉,千柱奠云壑。荒原蕞尔县,有此宝楼阁。维昔经营初,衣锡化双鹤。杖头具只眼,矫矫云中落。
三峨参横大峨高,奔崖侧势倚半霄。龙跧虎卧起且伏,旁睨沫水沱江朝。禹从岷嶓过其下,奠山著藉称雄豪。告成归来两阶舞,泗滨锡贡备九韶。
湘中固多山,夹岸万马屯。坡陀无敢高,似逊乔岳尊。晓投望云亭,众丘拱墙藩。浓岚忽飘荡,积翠浮云端。
飘然瓶锡信行藏,偶驻姜峰古道场。欲识高人用心处,白云堂下一罏香。
至人心如云,去住叭所适。飘摇涉四海,岂复校喧寂。朅来王城游,红尘暖晨夕。忽思还故峰,不可留宿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