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毛锥自是今无用,铁砚还知古可穿。不惜日抄三万字,胜储百亩剡中田。
羞将铁砚磨,万事总谈何。断酒除狂兴,看书起睡魔。霜林秋色惨,山馆雨声多。安得乘渔艇,空江挂绿蓑。
五十余年事,都将作梦看。早方磨铁砚,老遂葬桐棺。蚁结途方戒,驹驰岁已阑。山前一片石,读者为悲酸。
昔磨铁砚已成空,今掉孤舟作钓翁。百丈依依牵夜月,一丝袅袅弄秋风。梦回牧笛樵歌裹,身寄鸥沙犊草中。独把新诗轻万户,故人相问有张公。
十五游方今五十,磨穿铁砚又重磨。江南自寄双鱼去,桥上谁乘驷马过。春入桑麻惊老眼,冷思天地发长歌。山林亦是吾君赐,日望官军盪白河。
生于参政侍郎村,它尚诗书况近孙。铁砚无功招白眼,金函有诀动朱门。天开西北众星聚,地辟东南元气温。要就其间卜佳处,胸中须自有乾坤。
断梗归从南海边,绝长补短恰三年。声音幸未移蛮气,须鬓疑犹带瘴烟。走俗抗尘吾老矣,吟风弄月子超然。鹤袍可着终须脱,铁砚虽穿请更研。
寂寞相如四壁耳,陋巷萧然穷饮水。虽似退之厌权门,时作对人慕君子。惭愧知音个中人,近前不学丞相嗔。欣髯抵掌论今古,肺腑恢然笑语真。顷余学问非三绝,操瑟干齐谋更拙。栖迟何以酬己知,吾道不移砚铸铁。
中书为尚友,铁面迫人寒。易得乌龙角,难逢紫马肝。石英能比玉,歙好不如端。曾记文闱内,蒙君青眼看。
苍玉光寒篆紫烟,重重封裹到梅边。得君一片歙溪石,即我终身绵上田。少达必穿维翰铁,尽穷共守子云玄。老坡莫遣穷居后,远在茶坑凤咮前。
离却京华,到这里、二千八百。穷醋大、齐齐整整,岂无贷揭。随地平章花与柳,为天评品风和月。只留得、一管钝毛锥,一丸墨。
兹行看山真饱谙,今晨出峡仍穷探。南矶北矶白铁壁,千峰万峰苍玉篸。横前直疑江已断,崛起竞与天相搀。蜀山欲穷此盘礡,禹力已尽犹镌劖。
溪山四时佳,今日更奇绝。天公妙庄严,施此一川雪。飞花浩如海,眩转塞空阔。水西万珠树,玉塔照银阙。
久客思乡井,残躯怯岁年。家能常食粥,口固不言钱。铁补曾穿砚,韦联屡绝编。卧闻儿讲学,起坐失沉绵。
古人不轻出,出则尧舜其君民;古人不轻隐,隐则坐使风俗淳。孰知後世乃不然,唐虞日远如飞烟,异端欲出六籍上,裔夷直居中夏先。穷居求志达行道,傥不塞责真负天。士固不可苟富贵,顾亦岂可徒贫贱;如其一念有媿心,宁不终身戴惭面!老夫少年铁铸砚,欲窥圣门终未见。
病身柴立手亦龟,不要人怜天得知。一寒度夕抵度岁,恶风更将乾雨吹。作祥只解谁饥腹,催老偏工欺短髭。透屋旋生衾里铁,隔窗也送砚中澌。
往日送子春风前,春风酣酣杏正妍。今来送归秋风後,秋风搣搣沙满川。马鬣斜倾毛瑟缩,驭吏噤唫足後先。弊裘吹裂寒入骨,枯株磨戛火欲燃。
少时弓旌频招呼,北走淮水东陪都。行衡周览楚峰秀,游桂颇笑秦城愚。簪山带水虽绝境,羊肠鱼腹真畏涂。南辕亦涉尉佗境,乌睹所谓阳燧珠。
君为九江行,意有风雨快。维舟玉溪畔,未割故人爱。停杯一问我,请以所闻对。九江万事好,赏咏看前辈。
凉生见砚窗未糊,秋风射入如相呼。床头吴钩作龙吼,便欲乘此捣穹庐。丈夫诗胆如斗大,摩挲笑与歌楚些。生平柔肠作铁坚,挑尽寒灯拥襟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