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仪凤中,有儒生柳毅者,应举下第,将还湘滨。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,遂往告别。至六七里,鸟起马惊,疾逸道左。又六七里,乃止。
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:「闻之前论曰:『治世之音安以乐,亡国之音哀以思。』夫治乱在政,而音声应之;故哀思之情,表于金石;安乐之象,形于管弦也。又仲尼闻韶,识虞舜之德;季札听弦,知众国之风。斯已然之事,先贤所不疑也。
述夫帝车南指,遁七曜於中阶;华盖西临,藏五?於太甲。虽复星辰荡越,三元之轨躅可寻;雷雨沸腾,六气之经纶有序。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,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;握瑶镜而临事业,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。故知功有所服,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;器有所归,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。
述夫帝车南指,遁七曜於中阶;华盖西临,藏五?於太甲。虽复星辰荡越,三元之轨躅可寻;雷雨沸腾,六气之经纶有序。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,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;握瑶镜而临事业,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。故知功有所服,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;器有所归,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。
臣某言:伏以佛者,夷狄之一法耳,自后汉时流入中国,上古未尝有也。昔者黄帝在位百年,年百一十岁;少昊在位八十年,年百岁;颛顼在位七十九年,年九十八岁;帝喾在位七十年,年百五岁;帝尧在位九十八年,年百一十八岁;帝舜及禹,年皆百岁。此时天下太平,百姓安乐寿考,然而中国未有佛也。其后殷汤亦年百岁,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,武丁在位五十九年,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,推其年数,盖亦俱不减百岁。
明月出天东,团团历东井。不因朝阳辉,何以散光景。中涵古桂华,期与天地永。本体无盈亏,清明乃其性。
忽从平地出尘笼,亲到诸天释梵宫。却悟冗宫长役物,争如大士日谈空。山横青壁千层合,泉迸丹崖一线通。幽鸟静啼人外境,疏钟不堕世间风。目无可欲猿猱伏,心绝微尘冰鉴融。自恨无缘陪宴坐,它生愿效种松翁。
蓬莱谪居香案吏,此语昔自微之始。后人慷慨慕前芬,高阁雄名由此起。一从圮废知几年,栋摧礎断埋空山。遗踪馀址杳何处,惟有竹树荒芜閒。
甲戌九月秋,朔旦风灾眚。孛彗犯太阳,凄凄如月冷。方其如亏时,宛然虫食皿。食之至於既,当空悬殊黑饼。
遍历侯藩治绩高,瀛洲琐闼人思褒。麟符又入千岩境,鹢舰不乘八月涛。田赖鉴湖赏岁美,客游梅市有人豪。从来梦锦耽佳句,应接江山岂惮劳。
飞云渡口西风急,津吏停桡刺船立。始阳公子方垂髫,掩抑依依向余泣。为言阿父守南康,双旌五马烂生光。宁知廉吏反成罪,诸孤藐尔身凄凉。
今秋少雨冬不雪,麦寄浮埃根欲绝。圣主焦心闵万民,负扆不怡常膳撤。诏书朝下遍九州,岳渎百神俱祷求。西都留守虔群命,促驾不敢须臾留。
言登巾子山,天外入眼界。呀然城之东,一鉴如许大。得非所领州,其下临渤澥。乃知湖浸阔,便觉井邑隘。
招提远占一牛鸣,阻绝干戈得暂经。梦境了知非有实,醉乡不入自常醒。楼台近水涵明鉴,草树连空写素屏。物象自堪供客眼,未须觅句户长扃。
凄凄风露滋,靡靡尘霭屏。已忻庐舍清,未苦裘褐冷。眠食味尤嘉,起坐日尚永。虚天照积水,精鉴出幽矿。
山水佳有余,我与之周旋。江行已久矣,今复领其全。漾舟银葫芦,雪在春渐妍。素琼间苍玉,化工与雕镌。
刓方利禄媒,抱道俗不省。诗书工发家,孰起世儒病。钱侯挺直节,蛮徼复兰省。剑气夜星明,鵰翮秋霜耿。
高台瞰层碧,岫幌森筠幢。恍如青原人,觌面呼老庞。胡为未免俗,儒冠学为邦。曾无白雨手,但补百碎腔。
洞庭涵浸八百里,岳阳楼高跨湖尾。天空地迥豁疏襟,有客临风来徙倚。是时穷冬天气昏,惨淡愁杀湘君魂。层栏半落烟氛外,浩荡犹恐旋乾坤。
水仙要我小迟留,探借五湖风雨秋。三万顷波融一鉴,八千里客只孤舟。望迷渔荻荒寒境,思挟琴高汗漫游。模写自知才未称,天随有集更精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