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五年卖盐酒,胜事不复知。城东古道场,萧瑟寒松姿。出游诚偶尔,相逢亦不期。酉轩吴越僧,弛担未多时。
去年渡江爱吴山,忽忘蜀道轻秦川。钱塘后到山最胜,下枕湖水相萦旋。坐疑吴会无复有,扁舟屡出凌涛渊。今秋复入径山寺,势压众岭皆摧颠。
诏命虽殊异,行装亦等闲。蓬壶如得路,藜杖似归山。赴约过嵩岭,辞家到竹关。从兹位清峻,野客转难攀。
初拜清扬日,菰城荻始芽。家声璜出渭,骏气马生洼。博识该三箧,宏才记五车。商明挈日月,文彩炫云霞。
多生业果种情田,鹫岭宗风好着鞭。要使野狐惊铁杖,莫令黄叶认金钱。传衣虽落慧能后,成佛应居灵运前。趺坐蒲团成冷淡,比从人役竟谁贤。
青山足佳游,远睇欲无路。稍寻绝涧入,始辨云间树。泉声若招客,倚杖得夷步。惊湍泻乱石,激激有清趣。
茅檐供倚薄,藜杖费扶携。天入平芜阔,山含宿霭低。树声风便旋,野色晚凄迷。容易营生事,秋田稻欲齐。
杖藜乘兴出,佳处每关情。白石溪流浅,黄花篱落清。林烟经雨薄,野日傍山明。赖有杯中物,愁怀得暂平。
石井水溅溅,寒莎映碧藓。雨声添溜急,天影入波圆。晓汲连山寺,春耕润野田。杖藜三宴罢,毛发更萧然。
南岳诸峰处处嘉,麻鞋竹杖蹑青霞。山前已见九杈□,洞里不逢三朵花。岩瀑垂垂腾晓蜃,野田渺渺落寒鸦。衡阳鼓角风悲咽,游子斯时正忆家。
长堤十里荷花雨,隐约尘头南去路。故人恋恋不能忘,又遣长须寄新语。锦囊玉轴缠朱丝,开缄怳觉云烟飞。青山未许松柏老,绿野会致牛羊肥。
高爽清凉郡,登临佳丽都。上连三蜀重,旁挟两淮趋。天分光牛斗,溪行走舳舻。新林天际浦,青草柳边湖。
青藜竹杖寻诗处,多在平桥野寺中。黄叶没鞋人不到,豆篱花发浸溪红。
青藜拄杖寻诗处,多在平桥绿树中。红叶没鞋人不到,野棠花落一谿风。
余与徐君幼文同谪钟离,结屋四楹,幼文居东楹,余居西楹。又尝赋诗曰:“梦里绿阴幽草,画中春水人家。何处江南风景,莺啼小雨飞花。
春墅一鸠啼,桥危懒过溪。径苔都上壁,野菜不分畦。倚杖妨花密,看山碍竹低。欲知幽隐处,风雨白门西。¤
春风杖藜客,同到石桥边。引袖披云木,携樽俯涧泉。岩花聊彩摘,野器不雕镌。俯仰元和内,熙恬太古前。
山腰碧瓦郁参差,势压开元观阁基。野气欲来云拂地,天光不动水平池。飞檐鸟道愁相逼,故国人烟入俯窥。便拟幽寻随杖屦,清秋幕府事文移。
绕郭非无海上山,更收紫翠入禅关。竺峰飞过传闻后,蓬岛移来想像间。草树细含生意足,云烟轻带野情还。主人高卧嵩衡畔,应放幽寻杖履閒。
旧说峰头寺,真成杖屦来。却寻泥路滑,更喜野云堆。寒积三冬雪,阳生九地雷。城中几亲友,为说看山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