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迟迟白下棹,黯黯寒云津。怨别清江路,相看暮发人。客行偏冒霰,家在不逢春。长揖邮亭外,含情柳色新。
招提诗壁漫黄埃,忽忽笼纱两过梅。老值白鸡能不死,复随春色破寒来。
狂飙吹小春,刮面剧剑鋩。云气泼浓墨,午窗变曛黄。六花大如掌,浩荡来无乡。青女正熟睡,不记行新霜。
一代名臣张右丞,玉山头作紫霄亭。如今再得戴安道,拈出旧时山色青。
翟园不到才几日,寒梢冷叶秋箫瑟。只有黄花数点明,上照青松下苍石。记得春头来此嬉,梅花太瘦杏花肥。巷南巷北皆春色,恰似吾人年少时。忽怪翟园如许老,园应笑我衰容早。来岁春光更一来,我衰依旧园还少。
万里飘零两鬓蓬,故乡秋色老梧桐。雁栖新月江湖满,燕别斜阳巷陌空。落叶何心定流水,黄花无主更西风。乾坤遗恨知多少,前日龙山如梦中。
江南秋色满梧桐,回首青山万事空。怕见镜中新白发,长将破帽裹西风。
行行重行行,我有千里适。亲交爱此别,劝我善眠食。惟君好怀抱,高义动颜色。赠子青琅玕,结以永弗谖。
矮篱编绿槿,小径入青桑。屋绕河流润,门开竹色凉。课儿书满架,留客酒盈觞。西沼芙蓉美,南薰□□香。
重阳今日是,客邸忽凄怆。树叶惊风堕,稀衣袭雨凉。黄花衔古色,丹桂发天香。珍重东屯社,携尊过草堂。
重过黄梁古驿。著一鞭春色。长亭细柳,青青尚浅,不禁攀折。且醉章台风月。莫归鞍催发。紫泥诏下,朝天去了,如何来得。
近甸骚屑馀,当宁焦劳甚。剖符寄非轻,弄印择已审。盎然春风和,解此寒色凛。吾闻守四隣,岂必卫堂寝。
老去长净一寸阴,良辰物色负幽襟。中秋素月偏离毕,九日黄花未散金。蓓蕾不妨供小摘,茱萸聊复伴孤斟。重阳何必今朝是,从此篱边日访寻。
往事飘然去不回,空余山色在楼台。池塘风暖雁寻去,松桂寺高人独来。庄叟著书真达者,贾生挥涕信悠哉。老僧心地闲于水,犹被流年白发催。
当年读书处,古寺拥群峰。不改岁寒色,可怜门外松。有僧皆老大,待客转从客。又下白云去,楼头敲暮钟。
蜀国芙蓉名二色,重阳前后始盈枝。画调粉笔分妆处,绣引红针间刺时。落晚自怜窥露沼,忍寒谁念倚霜篱。主人日有西园客,得尔方于劝酒宜。
伍年重到支公院,物态人情尽不同。唯有寒柽暗秋色,依然蝉噪夕阳中。
游梁并困洛,谁是故人情。未尽环中说,俄成剑外行。路遥诗箧重,雪映彩衣明。预想东归日,相逢指渭城。
曲阑十里画屏开,气压凌歊百仞台。不尽溪光空外见,无穷山色望中来。旋规北槛栽新竹,更辟东窗对野梅。老子兴来真不浅,清秋忍负十分杯。
放櫂花豀去,重来访草堂。菰蒲依静渚,杨柳绕回塘。野暂棕高下,山墙竹短长。槁梧含古色,瘦菊减清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