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幕府清资新雨露,高阳旧第久尘埃。百年遗老知谁在,应喜辽东鹤下来。
门外东风驻马蹄。月明庭树绿阴稀。眼中时事惊天运,醉里游谈似□机。思远走,拟高飞。此心安得与时违。遗书浩荡三千卷,未分穷愁老布
残年未灭思儿泪,今与而翁共此悲。我只吞声延气息,而翁犹及费文辞。互为药误天难问,独许才强世所期。料得九冥怜二老,兵戈相望更何之。
我马西行东客归,归心落日争分飞。长安城中一掌地,颠倒鞭鞚随裳衣。君时别向中书宅,两日吾门断双屐。宁知此厄忽相遭,怪事惊从武昌得。
一一歌游处,今年又寂寥。鸡声生坞树,蜃气杂江潮。斑白寻遗老,丹青诧丽谯。衰怀缘子女,不惮往来游。
不识康庐真刺史,可怜德佑假平章。木绵老鬼死遗臭,万古秋崖姓字香。
五朝遗老冠时贤,家祭犹无掩豆肩。文采春花洛阳苑,精神秋隼华峰巅。难兄共对三千字,晚境今开九十年。富贵朱门百杂碎,先生归卧故庐全。
坤三变艮山,天一生坎泉。注谷未浩浩,滴石初涓涓。君子观厥象,有若重稚然。更历几险阻,然后为巨川。
风雩谁识旧童儿,法令今惟柱后师。刻枣谁书惊荡尽,踏槐遗老叹崩离。堂中授讲亡高座,庑下题名剩续碑。奎壁不存斋舍改,端能为泯少年诗。
五朝遗老四专城,年号凡经十四更。八袠即今逾少壮,七人从昔冠耆英。冻窗映雪能坚坐,泥屐看山只步行。清健如公天下少,平心心事十分平。
吾乡南渡有儒真,二百年来两绝伦。继圣乾淳绵道统,代言炎绍冠词臣。紫阳山可搜遗老,白玉堂堪踵后尘。□□苕溪渔隐学,单传诗话作诗人。
擢干傍东岗,穷年閟幽独。寒分渭水烟,莹矗蓝田玉。凿户清飚来,秀色鲜可掬。覉人初一见,洗尽尘土目。
年光催客过邮亭,八十馀翁尚典刑。见说近成遗老傅,未当上应少微星。屐香窠笑空题墓,实玩何须自乞铭。今古过观惟一土,山童负狠醉刘伶。
要结灵山未了缘,山中草木亦欣然。大江南北经年梦,明月东西一夜圆。龙象而今非故我,功名自古付华颠。相逢未必真相似,一啸西风万壑传。
白云迷谷云铺阶,老倒清凉眼著沙。若问普通年远事,三千里外摘杨花。
韶溪经其前,曹溪纬其背。峥嵘两溪间,月华得吾爱。开山不知谁,立屋已忘代。寺碑兵火余,断石犹未废。
古之学者必有师。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无惑?惑而不从师,其为惑也,终不解矣。生乎吾前,其闻道也固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;生乎吾后,其闻道也亦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。
臣窃惟事势,可为痛哭者一,可为流涕者二,可为长太息者六,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,难遍以疏举。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,臣独以为未也。曰安且治者,非愚则谀,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。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,火未及燃,因谓之安,方今之势,何以异此!本末舛逆,首尾衡决,国制抢攘,非甚有纪,胡可谓治!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,因陈治安之策,试详择焉!夫射猎之娱,与安危之机孰急?使为治劳智虑,苦身体,乏钟鼓之乐,勿为可也。
皇帝二载秋,闰八月初吉。杜子将北征,苍茫问家室。维时遭艰虞,朝野少暇日。顾惭恩私被,诏许归蓬荜。
霍光,字子孟,票骑将军去病弟也。父中孺,河东平阳人也,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,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。中孺吏毕归家,娶妇生光,因绝不相闻。久之,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,立为皇后,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