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盛朝陵谷远,遗庙林麓长。美哉汉二君,百世常流光。功高拯涂炭,德盛敦农桑。兴礼表儒化,授经恢士方。
冯冼古烈妇,翁媪国于兹。策勋梁武后,开府隋文时。三世更险易,一心无磷缁。锦繖平积乱,犀渠破余疑。
江山岂不好,独游情易阑。但有相携人,何必素所欢。我欲访甘露,当途无闲官。二子旧不识,欣然肯联鞍。
种枣期可剥,种松期可斫。事在十年外,吾计亦已悫。十年何足道,千载如风雹。旧闻李衡奴,此策疑可学。
白云出山初无心,栖乌何必恋山林。道人偶爱山水故,纵步不知湖岭深。空岩已礼百千相,曹溪更欲瞻遗像。要知水味孰冷暖,始信梦时非幻妄。
安期生,世知其为仙者也,然太史公曰:蒯通善齐人安期生,生尝以策干项羽,羽不能用,羽欲封此两人,两人终不肯受,亡去。予每读此,未尝不废书而叹,嗟乎,仙者非斯人而谁为之。故意战国之士,如鲁连、虞卿,皆得道者欤?安期本策士,平日交蒯通。尝干重瞳子,不见隆准公。
来往三吴一梦间,故人半作冢累然。独依旧社传真法,要与遗民度厄年。赵叟近闻还印绶,竺翁先已返林泉。何时杖策相随去,任性逍遥不学禅。
安期本策士,平日交蒯通。尝干重瞳子,不见隆准公。应如鲁仲连,抵掌吐长虹。难堪踞床洗,宁挹扛鼎雄。
余至黄州二年,日以困匮,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,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,使得躬耕其中。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,而岁又大旱,垦辟之劳,筋力殆尽。释耒而叹,乃作是诗,自愍其勤,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。废垒无人顾,颓垣满蓬蒿。
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,轼忝冒时,尚有富彦国、张安道、钱子飞、吴长文、夏公酉、陈令举、钱醇老、王中父并轼与家弟辙,九人存焉。其后十有五年,哭中父于密州,作诗吊之,则子飞、长文、令举殁矣。又八年,轼自黄州量移汝海,与中父之子沇之相遇于京口,相持而泣,则十五人者独三人存耳,盖安道及轼与家弟而已,呜呼悲夫。乃复次前韵,以遗沇之,时沇之亦以罪谪,家于钱塘云。
来往天吴一梦间,故人半作冢累然。独依旧社传真法,要与遗民度厄年。赵叟近闻还印绶,竺翁先已反林泉。何时策杖相随去,任性逍遥不学禅。
腐儒碌碌叹无奇,独喜遗篇不我欺;白发无情侵老境,青灯有味似儿时;高梧策策传寒意,叠鼓冬冬迫睡期;秋夜渐长饥作祟,一杯山药进琼糜。
塔子矶前艇子横,一窗秋月为谁明?青山不减年年恨,白发无端日日生。七泽苍茫非故国,九歌哀怨有遗声。古来拨乱非无策,夜半潮平意未平。
张公世外人,与蜀偶有缘,天将靖蜀乱,生公在人间。厥初大盗兴,乐祸迭相挻,天子辍玉食,贵臣拥戎旃。生杀出喜怒,死者常差肩。公曰此何哉,从之吾欺天。
平生嗜酒不为味,聊欲醉中遗万事。酒醒客散独凄然,枕上屡挥忧国泪。君如高光那可负,东都儿童作胡语。常时念此气生瘿,况送公归觐明主。
张公遂如此,海内共悲辛。逆虏犹遗种,皇天夺老臣。深知万言策,不愧九原人。风雨津亭暮,辞君泪满巾。
二月侍燕觞,红杏寒未拆;四月送入都,杏子已可摘。流年不贷人,俯仰遂成昔。事贤要及时,感此我心恻。欲书加餐字,寄之西飞翮。
鼓坎坎,角呜呜,四鼓欲尽五鼓初,老眼不寐如鳏鱼,抚枕起坐涕泗濡。平生空读万卷书,白首不识承明庐。时多通材臣腐儒,妄怀孤忠策则疏。欲剖丹心奏公车,论罪万死尚有余。
绍兴廉吏谁第一,君家郎罢真无匹。腰缠墨绶不请钱,妻啼儿号穷刮骨。清无人知有天知,四囝三筒攀桂枝。不应一个独见遗,今秋君与一鹗飞。
战国韩余壤,王畿汉旧京。南围山峙秀,东泛洛浮清。女几荒遗庙,宜阳认故城。千秋迷佩玦,百战有榛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