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故人怆久别,兹夕款郊扉。山僮漉野酝,稚子褰书帷。清露泫珠莹,金波流玉徽。忘言我造适,瞪视君无违。但令静胜躁,自使癯者肥。不待蘧生年,从此知昔非。
此日足可惜,此酒不足尝。舍酒去相语,共分一日光。念昔未知子,孟君自南方。自矜有所得,言子有文章。
瘴茅葺为宇,溽暑常侵肌。适有重膇疾,蒸郁宁所宜。东邻幸导我,树竹邀凉飔.欣然惬吾志,荷锸西岩垂。楚壤多怪石,垦凿力已疲。
脱屣将相守冲谦,唯于山水独不廉。枕伊背洛得胜地,鸣皋少室来轩檐。相形面势默指画,言下变化随顾瞻。
浮杯万里过沧溟,遍礼名山适性灵。深夜降龙潭水黑,新秋放鹤野田青。身无彼我那怀土,心会真如不读经。为问中华学道者,几人雄猛得宁馨。
丛石依古城,悬泉洒清池。高低袤丈内,衡霍相蔽亏。归田竟何因,为郡岂所宜。谁能辨人野,寄适聊在斯。
九月大野白,苍岑竦秋门。寒凉十月末,露霰濛晓昏。澹色结昼天,心事填空云。道上千里风,野竹蛇涎痕。
昔在凤翔日,十岁即相识。未有好文章,逢人赏颜色。可怜何郎面,二十才冠饰。短发予近梳,罗衫紫蝉翼。
濩落因寒甚,沉阴与病偕。药囊堆小案,书卷塞空斋。胀腹看成鼓,羸形渐比柴。道情忧易适,温瘴气难排。
宪台文法地,翰林清切司。鹰猜课野鹤,骥德责山麋。课责虽不同,同归非所宜。是以方寸内,忽忽暗相思。
佐邑意不适,闭门秋草生。何以娱野性,种竹百馀茎。见此溪上色,忆得山中情。有时公事暇,尽日绕栏行。勿言根未固,勿言阴未成。已觉庭宇内,稍稍有馀清。最爱近窗卧,秋风枝有声。
禁署寒气迟,孟冬菊初坼。新黄间繁绿,烂若金照碧。仙郎小隐日,心似陶彭泽。秋怜潭上看,日惯篱边摘。
蔼蔼春景馀,峨峨夏云初。躞蹀退朝骑,飘飖随风裾。晨从四丞相,入拜白玉除。暮与一道士,出寻青溪居。
逸足皆先路,穷郊独向隅。顽童逃广柳,羸马卧平芜。黄卷嗟谁问,朱弦偶自娱。鹿鸣皆缀士,雌伏竟非夫。
丈夫好弓剑,行坐说金吾。喜闻有行役,结束不待车。官田赠倡妇,留妾侍舅姑。舅姑皆已死,庭花半是芜。
闻有太湖名,十年未曾识。今朝得游泛,大笑称平昔。一舍行胥塘,尽日到震泽。三万六千顷,千顷颇黎色。
晓景澹无际,孤舟恣回环。试问最幽处,号为明月湾。半岩翡翠巢,望见不可攀。柳弱下丝网,藤深垂花鬘.
江湖散人天骨奇,短发搔来蓬半垂。手提孤篁曳寒茧,口诵太古沧浪词。词云太古万万古,民性甚野无风期。
栉发凉天曙,含毫故国情。归心一夜极,病体九秋轻。忽起襜褕咏,因悲络纬鸣。逢山即堪隐,何路可图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