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结算平生,风流债负,请一笔句。盖攻性之兵,花围锦阵,毒身之鸩,笑齿歌喉。岂识吾儒,道中乐地,绝胜珠帘十里楼。迷因底,叹晴干不去,待雨淋头。
二分春到柳,青未了,欲婆娑。甚书剑飘零,身犹是客,岁月频过。西湖故园在否,怕东风、今日落梅多。抱瑟空行古道,盟鸥顿冷清波。
轻盈绛雪。乍团聚同心,千点珠结。画馆绣幄低飞,融融香彻。笑里精神放纵,断未许、年华偷歇。
庐阜诸峰,炉峰绝胜,草堂介焉。敞明窗净室,素屏虚榻,要仰观山色。俯听流泉。中有池台,旁多竹卉,夹涧杉松高刺。
老先生独以身免。贤者之不出如此。杨龟山层出,不合又去,未几又出。靖康之变,以谏识大夫从驾入金营。
风流八十,是人间妆点,孩儿眉额。再著三星添上面,又是一般奇特。且置零头,举将成数,算起君须识。从今十倍,恰当彭祖八百。
残腊卷愁去,春至莫间愁。荣枯会有成说,无处著机谋。身世石中敲火,富贵草头垂露,何用苦贪求。三尺布衣剑,千载赤松游。
十载扁舟,几来往、三吾溪上。天宝事,一回看著,一回惆怅。笔画模糊犹雅健,文章褒贬添悲壮。枉教人、字字费沈吟,评轻重。
自沈香梦断,风雨外、失馀春。怅袍锦淋漓,金銮论奏,四海无人。蛾眉古来见妒,奈昭阳、飞燕亦成尘。惟有空梁落月,至今能为传神。
六曲银屏梦隔云。半分莺影匣生尘。别来可是春愁觉,试著轻衫不贴身。风月夜,短长亭。也须闻得子规声。归时莫看花梢上,但看芳洲绿浅深。
湖海元龙,逸气飘然,可百尺楼。受文光万丈,星辰绚彩,爽襟一掬,风露澄秋。衔字冰清,班心玉立,海内而今第一流。翻书子,紫薇花浸月,夜揽词头。
褭褭春幡,恰十日、又逢元夕。人正在、景清堂上,金樽娱客。蜡炬红摇花外竹,宝香清透边石。听儿童、父老说青原,东风国。
寸阴堪惜。趁身强健去,结茅苍壁。错料事,临老方知,国师与高僧,二途俱失。识字吟诗,敌不得、死生何益。
冰雪林中著此身,不同桃李混芳尘。忽然一夜清香发,散作乾坤万里春。
年年社日停针线。怎忍见、双飞燕。今日江城春已半。一身犹在,乱山深处,寂寞溪桥畔。春衫著破谁针线。点点行行泪痕满。落日解鞍芳草岸。花无人戴,酒无人劝,醉也无人管。
亮躬耕陇亩,好为《梁父吟》。身长八尺,每自比于管仲、乐毅,时人莫之许也。惟博陵崔州平、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,谓为信然。时先主屯新野。
汉末建安中,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,为仲卿母所遣,自誓不嫁。其家逼之,乃投水而死。仲卿闻之,亦自缢于庭树。时人伤之,为诗云尔。
张衡字平子,南阳西鄂人也。衡少善属文,游于三辅,因入京师,观太学,遂通五经,贯六艺。虽才高于世,而无骄尚之情。常从容淡静,不好交接俗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