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剑南无剧暑,长夏更宜人。啼鸟常终日,幽花不减春。荷香浮绿酒,藤露落乌巾。莫作天涯想,翛然梦里身。
园古逢秋好,身闲与嬾宜。空堂赏疏豁,重阁望参差。竹粉有新意,松风含古姿。低回惭禄米,官事少於诗。
我行蒲城道,小疾屏杯酌。癣疥何足言,亦复妨作乐。此身会当坏,百岁均电雹。胡为过自惜,惫卧困鍼烙?未尝脍噞喁,况敢烹郭索。
已穷阿合胜,更作咮轩游。不尽山河大,无根日月浮。吾身元是幻,何物疆名愁?久觅卓庵处,是间应可留。
秦吴万里车辙遍,重到故乡如隔生。岁晚酒边身老大,夜阑枕畔书纵横。残灯无焰穴鼠出,槁叶有声村犬行。八十将军能灭虏,白头吾欲事功名。
诗酒清狂二十年,又摩病眼看西川。心如老骥常千里,身似春蚕已再眠。暮雪乌奴停醉帽,秋风白帝放归船。飘零先是关天命,错被人呼作地仙。
舍北犬吠迎归航,老翁待儿据胡床。碧云忽起欲吞日,黄叶自凋非霣霜。十风五雨岁则熟,左餐右粥身其康。岂无深谷结茅屋,父子读易消年光。
山僧邂逅即情亲,野叟留连语更真。淡淡论交端有味,一弹指顷百年身。
千载桃源信不通,镜湖西坞擅春风。舟行十里画屏上,身在西山红雨中。俗事挽人常故故,夕阳归棹莫匆匆。豪华无复当年乐,烂醉狂歌亦足雄。
秋容淡如水,昨暮到江城。世事违高枕,年华入短檠。书中固多味,身外尽浮名。倚壁方清啸,蓬窗已送明。
蒸郁不可过,开门星满天。身还倚藤杖,手自酌岩泉。鸡唱犹相续,鸦飞忽已翩。事随朝日出,佳思复茫然。
行饭消摇日有常,青鞋又到古祠傍。残芜满路无多绿,落叶投空不待黄。只道诗书能发冢,岂知博簺亦亡羊?此身只合都无事,时向湖桥看戏场。
枕痕著面眼芒羊,欲起元无抵死忙。拥被却寻初断梦,掩屏重拨欲残香。雪云虽散寒犹紧,春意将回昼已长。老去此身无著处,华胥真恐是吾乡。
老翁七十如童儿,置书不观事游嬉;园中垒瓦强名塔,庭下埋盆聊作池。青蒲红蓼共掩映,病棕瘦竹相扶持。衰颓已作老骥卧,来往尚如黄犊驰。但知身存百无害,莫问老健能几时。汝勤挟筴乃堪笑,且共饭豆羹秋葵。
老子何曾惯市尘,今朝也复入城闉。太平有象人人醉,造物无私处处春。九陌莺花娱病眼,一竿风月属闲身。不缘兴尽回桡早,要就湖波照角巾。
十日风雨今日晴,衰病忽减思闲行。接篱一幅烟雾薄,舴艋八尺凫鷖轻。亭亭孤塔远天碧,曲曲深巷斜阳明。数家茅屋门昼掩,不闻人声闻碓声。身似庞公不入城,东阡南陌饯余生。新年倘有丰年喜,买酒渔村看太平。
已过樵坞到渔村,逢春人家即叩门。僧釜藜羹加糁美,市垆黍酒带醅浑。颓龄更媿才能薄,故里方知辈行尊。身迫九原儿亦老,一经犹欲教诸孙。
买地孤村结草庐,萧然身世落樵渔。一编在手君无怪,曾典蓬山四库书。
秋风一夜老汀苹,剡曲稽山发兴新。青嶂会为身後冢,扁舟聊作画中人。园林摇落知寒早,父老逢迎觉意真。归舍不妨成小醉,眼明细柳贯霜鳞。
齿落发斑儿亦老,志衰力惰我宁悲?埋盆便可为池看,折竹何妨作马骑。点诵内篇庄叟语,长歌半格白公诗。此身未死须安顿,除却山村百不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