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江南四月如三伏,北望锺山万松碧。杖藜试上宝公龛,众壑秋声起相袭。青峰回抱石城小,白练前横大江直。石梯南下府城闉,松径东蟠转山谷。
宅舍元依毕竟空,小乘惯住草庵中。一生滞念余妻子,百口侨居怯雨风。松竹已栽犹稍稍,栋梁未具勿匆匆。三间道院吾真足,余问儿曹莫问翁。
江南四月如三伏,北望钟山万松碧。杖藜试上宝公龛,众壑秋声起相袭。青峰回抱石城小,白练前横大江直。石梯南下府城闉,松径东蟠转山谷。
伯时作《龙眠山庄图》,由建德馆至垂云沜,著录者十六处,自西而东凡数里,岩崿隐见,泉源相属,山行者路穷于此。道南溪山,清深秀峙,可游者有四:曰胜金岩、宝华岩、陈彭漈、鹊源。以其不可绪见也,故特著于后。子瞻既为之记,又属辙赋小诗,凡二十章,以继摩诘辋川之作云。
峨眉县西四十里,峭壁悬崖削寒翠。崎岖栈道动摇摇,矮石支撑同贔屭。忽窥万仞黑无底,下有龙渊七十二。攀扪步步足难移。
眉庵四十未闻道,偶于世事无所好。寻常惟看东家竹,屈指十年今不到。微躯之外无长物,寒暑一裘兼一帽。妻孥屡叹升斗绝,不独无烟亦无灶。
雨滴庵上茅,风乱窗外竹。繁声夜入耳,欲寐不得熟。独怀归田客,石径滑马足。连山暗秋雾,一灯何处宿。
众人张眼,我视明明。众人开口,我笑泠泠。百姓不我知,我与同醉醒。惟有北庵李家老,足智解语通人情。
君不见上公之鼎烹养牛,高足巨耳谁与俦。又不见便便瓦釜煮黄独,媚此枵然转雷腹。养牛大嚼良快意,老儒那月王侯鼻。黄独饱火正可怜,自捉长才宁用钱。
北湖居士端已老,后日悬知有老坏。此生何足办庵粮,忽然老坏可复奈。不如罢读瞿昙书,二时粥饭学予糊。都无筋力堪井臼,睡起饱听鶬鹒呼。
饱知世路厌陈人,分得僧窗寄此身。戴月笋舆成独往,缘云藜杖与谁亲。足间优钵藏千界,掌上庵摩等一尘。赖得诗翁来着语,五松从此有知津。
人生贵适意,自苦良亦痴。百年同梦幻,富贵安所施。我生世缘薄,疲弱不可支。纷华岂不佳,自觉心已辞。
瘦藤拄破山头云,山蹊尽处开危亭。平田万顷际大海,海无所际空冥冥。乾端坤倪悉呈露,飞帆去鸟无遗形。蓬莱去人似不远,指点水上三山青。
少年曾上三茅山,千岩万壑穷跻攀。烟霏空翠不可状,弟兄联骑欣清閒。回头五十有余载,至今梦境犹班班。初从崇禧入仙境,元符玉晨纷幢幡。
盛时无穷民,汉诏优廪粥。迩来诏书行,亦赍帛与肉。荐才职诸侯,因异驾徵卜。共思急贤治,惟日有不足。
青山高,六六峰。遥镌嵽叶千万仞,斗起西南天半空。蒸岚喷薄不得泄,翠屏掩霭深几重。不知丹梯委曲到何许,飞楼杰观缥缈疑神功。
崩坼乱喧呼,有身复安寄。片椽青溪上,老益慕气类。忆溷鄂王城,得子好兄弟。不恤文酒污,偷娱风雨晦。
萧然两高人,冠佩何楚楚。齐鲁有大臣,可敬不可侮。东风吹百花,馀子不足数。同为岁晚游,各不相媚妩。君看冰雪姿,定肯学儿女。三肃庵中人,此客难为主。
已登卧龙庵,更看卧龙瀑。来从不尽山,奔入无底谷。谷中鸣百雷,林外漱寒玉。雄豪与清泚,上下相接续。
盖舆上下立乾坤,眼底无人可与论。分数不难升地位,丝毫未易见天原。因重文字穷羲画,速肖生徒半孔门。斗食泮池何足凂,晦庵异姓要云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