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论帖至晋,书法之祖。遡晋而西,又举一试。扑散质寓,意妍态鲁。禁脔之藏,尚觌真古。
公尝有净名之诗曰:殷勤雇景物,为尔老南徐。考乎此篇,则出无晴雨之待,观无阴霁之殊。昼呼竹舆,
予观柳少师,在唐以能书闻。当时碑志或非其笔,则人以不孝议其子孙。噫嘻,陈君之传,夫岂以其文。如宝晋省,亦庶几乎其人矣。
伟王人之典学,本天纵之多能。续六艺之绝业,环诸儒而讲明。璧跗蔚其流芳,琼字焕其腾英。居蠖濩而储精,炳龟龙而效灵。
危微精一,传之在心。二典勋华,光于有临。大原自天,端倪孰寻。岂无畴咨,培高浚深。
崇观太平,博雅汇征,秀出簪缨。楚芈蜀刘,三英并辀,道祖其俦。
事君有大义,彼国家不计,而惟雇乎之避地。则执笔舐痔,惟苟活是视,岸然不愧,固其素志。于予乎何议。
沮徒民于中原,广好生于帝尧。亦既三已,归而渔樵。而书尺这间,造次不忘乎本朝。此所以为中兴之大僚也。
洛石赤心,以出宝图。燕涎鸡晨,即端制书。有奕王门,南土华腴。献其家珍,陈于玉除。笔法之神,匪临伊摹。史馆之储,尚其不诬。
郗姓三传而至恢,晋代七革而为唐。书以世而能,摹以久而彰。予将因高平之奕叶,而撷千古之遗芳。於戏道徽,尚其不亡,兹其足以侈摹帖之藏。
於惟骑省,神艺造古。狝兔璇窟,吸蜍银浦。千文爰袭,百体具举。庆云澄霭,清风垂露。
中秘法书之积,自淳化至于崇观富矣,而未加别也。翰墨博雅之能,自刘米逮于道祖著矣,而未多阅也。
此君之清閟,昌黎所憩,何啻得其细。三凤之呈瑞,非实不饵,亦姑即其意。
当天宝之季岁,腾紫宫之长彗。骇渔阳之鴂騠,将道洛以饮谓。以十五万众鼓行之勇,涉二十四郡无人之地。伟颜门之竞爽,独舍生而取义。
夜半军书尚帛铃,想应欹枕梦难成。新凉颇复欺长夏,旧事何妨阅短檠。人说文衡真有托,公於诗卷若为评。复襄遗迹今如许,试考当时六万兵。
涉笔牛腰倦不支,余工那复到新诗。殷雷秧绿又期月,指日枣红能几时。自古兵财无一策,于今社稷寄西陲。入郛及国均危道,勿谓君侯不敢知。
至诚动天,中贯三极。堂堂南阳,继以魏国。山岳鼎震,江河釜溢。群生失宁,乃见人杰。
弦管之流声,景物之感情。激徵含商,舒华发英。固所以合融怡寺自然,而惜流转之不停。亦犹夫见穿花之蛱蝶,赋点水之晴蜓。思尽醉于风光,而典春衣于杜陵也。
数珠在手鹿随身,一笑陶陶满面春。天地知他心事好,百年饶与作间人。
三分相士七分非,又似枯臞又似肥。好待功成名遂后,烦君只画着蓑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