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十里当勍敌,临机事寖危。萆山兵已遣,背水阵尤奇。前泽书诚有,行权我独知。正须投死地,何用恤群疑。拔帜终如约,传餐亦应期。孙吴非纸上,方略要从宜。
鲟黄不减鲸与鱣,逆风鼓鬣喷腥涎。渔人不顾浪如山,谈笑坐致扁舟前。一钩香饵不得去,何用大网相萦缠。挥刀纷纭脔肉骨,巨口噞喁诚可怜。
种德不在大,至诚天所亲。但能存一念,何用活千人。经筒儒风远,香山句法新。功名付儿辈,不必在吾身。
食黮从吾化,安舆本若情。有能奔晋盗,何用筑秦城。一邑诚天幸,三年赖政平。儒功固如许,仪舌漫纵横。
迩日使岭表,历论无此贤。谁欤记南海,久矣赋贪泉。已上蓬山直,还居吏部铨。省郎迟岂恨,宣室夜重前。
君不见茅屋下,四壁床敷窄。又不见朱门中,金碧锁空宅。宅成更欲致良材,水浮陆走空山泽。茅屋区区诚已疏,朱门汲汲彼何迫。
亢阳乃为灾,正坐我德凉。有云辄复散,南箕端{上竹下欺}扬。旧闻江都相,亦有请雨方。星符久未下,天意终眇茫。
截竹成舆不用轮,东行尽日稳宜身。前看叠嶂如无路,每到平田始见人。下户半曾差作役,朽株多已祀为神。生涯一撮诚何有,且免庸儿共拜尘。
铁檠知漏永,熠燿照蚍蜉。三策遗当世,一封陈厥谟。甫田须疾耒,巨浸想乘桴。应猝诚乖用,何名道不诬。
儒生不知变,区区诵陈言。时人熟见之,嬉笑相排拫。江流去不返,何时复虞轩。饩羊诚无用,礼意傥可存。
家山三百里,处处逐流水。舟行鉴影中,尘埃不须洗。人言田间苦,我言田舍好。浊醪三两杯,沈忧积如扫。
方壶七万神{聱耳换黾}连,琼台缥缈居灵仙。鲸翻海运成桑田,异境谁使夸娥迁。铦锋四面苍圭圆,巨灵巧以青瑶镌。揉风洗雨净娟娟,修眉浮空秀争妍。
陈胜者,阳城人也,字涉。吴广者,阳夏人也,字叔。陈涉少时,尝与人佣耕,辍耕之垄上,怅恨久之,曰:“苟富贵,无相忘。”佣者笑而应曰:“若为佣耕,何富贵也?”陈涉太息曰:“嗟乎!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”二世元年七月,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,屯大泽乡。
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,再拜言。少卿足下:曩者辱赐书,教以慎于接物,推贤进士为务,意气勤勤恳恳。若望仆不相师,而用流俗人之言,仆非敢如此也。仆虽罢驽,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。
悲哉,秋之为气也!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。憭栗兮若在远行,登山临水兮送将归。泬漻兮天高而气清,寂寥兮收潦而水清。
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:「闻之前论曰:『治世之音安以乐,亡国之音哀以思。』夫治乱在政,而音声应之;故哀思之情,表于金石;安乐之象,形于管弦也。又仲尼闻韶,识虞舜之德;季札听弦,知众国之风。斯已然之事,先贤所不疑也。
逢纷伊伯庸之末胄兮,谅皇直之屈原。云余肇祖于高阳兮,惟楚怀之婵连。原生受命于贞节兮,鸿永路有嘉名。
仪凤中,有儒生柳毅者,应举下第,将还湘滨。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,遂往告别。至六七里,鸟起马惊,疾逸道左。又六七里,乃止。
惜诵惜诵以致愍兮,发愤以抒情。所作忠而言之兮,指苍天以为正。令五帝使折中兮,戒六神与向服。
悲哉!秋之为气也。萧瑟兮,草木摇落而变衰。憭栗兮,若在远行。登山临水兮,送将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