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物随春而欣荣,诗之偶成,何间乎虎跑之与女城。纵笔而书,冰谷梅英。尺是岁月之与所因,予皆不必强评。惟当即先生杂出之书,以考先生所寄之情,其何以异乎孤山之清也。
五言简严而意不迫,七言丰腴而体不忒。意公仿佛于景物之间所谓造化生意者,盖亦毕于翰墨。如彼纤巧,旬锻月炼,又焉和以践其阃阈。春萌夏假,默具帝力。公诗自然,于以观德。
猗龙眠,本书仙。工而妍,画亦然。醉之趣,醒不传。题此诗,比逃禅。
予表此诗,盖欲天下知将帅未尝无人。夫岂必弧矢之弃而砚之亲。合之一,歧之分。噫嘻斯藏,何忝干文。
月之行空,四海清辉,岂独于一观见之。览层宇之翚,地高而天随,而后可以观公之诗。
野烧之观,予尝以为叹。此诗之存,予又以为欣。一鉴远耳,而戚休之以身,天乎非人。
壶领九华,营是一枝,何异乎持琬琰以易羊皮。砚之不存,而宝此诗,抑类乎舍鱼兔而守筌蹄。不我后先,得于斯是,几席江山,庶几见之。
西湖之名,杭颍异辙。然皆足以寄七弦之清调,而共千里之明月。方指地而辨讹,客哄堂而缨绝。迄五日之考据,验注编于一阅。
画以有声著,诗以无声名。有声者道祖之所已知,无声者道祖之所欲为而未能者也。
赫蹄之纸,幅不盈咫。字杂众体,诗具二美。不轶不毁,相维天只。意质功伟,有志视此。
唐而乾宁,果何时。作书及诗,且恬以嬉。烨胥之不知,而拳拳于一缁。吁其可悲。
赈济者何人,催租者何司。有令如斯,而无救于背驰。此古人所以设官以采诗也。
诗以情寄,而拳拳首子侄之示。又使之宝而勿弃,亦足以见其得意。
仲氏既不能定其名,经行又不能指其地。睹奇逸于笔势,想溪山于诗意,瞭然景物之皆备,又何必吾身之亲至也。
玉妃粲粲怯诗瘦,秦艳苏腴略先后。于湖笔力并奇秀,手执遗篇欲三嗅。
公尝有净名之诗曰:殷勤雇景物,为尔老南徐。考乎此篇,则出无晴雨之待,观无阴霁之殊。昼呼竹舆,
此君之清閟,昌黎所憩,何啻得其细。三凤之呈瑞,非实不饵,亦姑即其意。
洛阳风景实堪夸,几处楼台处处花。尽是齐王修种得,如今惆帐似无空。
洛阳风景实堪珍,到此经今三纪春。无限欢娱荣乐事,一时回施少年人。
隐居何事可谋生,尧舜难周畎亩情。若得一犁膏雨足,石田茅屋起歌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