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山水教无暑,牛羊报有村。近沙经雨净,远树入烟昏。奔走何时了,升沉未要论。江鸥大自在,雪影正孤翻。
遂初欣遇两诗伯,临川先生一禅客。三人情好元不疏,秪是相逢逢不得。渠有正观碑,侬有永和词。真赝争到底,未说妍与媸。
雨眠起宵坐,搔首偶不欣。孤念元无感,怀我同社人。昨日林先生,抱经出成均。初闻为渠喜,忽悟谁我亲。
三顾先生得麟笔,付嘱遗经谁第一。独将麟髓饭澹翁,项家阿英亦其乙。澹翁孤忠贯两仪,阿英卓行彻九扉。旌门一日插天半,却把此笔傅阿宜。阿宜阿囝续弓冶,卢溪书院声无价。不论当家与外人,不日天池看浑化。
战国韩余壤,王畿汉旧京。南围山峙秀,东泛洛浮清。女几荒遗庙,宜阳认故城。千秋迷佩玦,百战有榛荆。
秋风吹衡茅,寂历如荒村。独立无与语,悲虫鸣草根。老木经疾风,枝叶仅得存。疏荫不满地,白日耿当轩。
一粥一斋年已老,千经万论不留心。菩提本自非言说,默默知师得更深。
廖侯言如不出口,铨量古今胆如斗。度越崔张与二班,古风萧萧笔追还。前日辞家来射策,声名藉甚诸公间。华阴白云锁千嶂,胜日一谈谁能赏。
饶阳赵方士,眼如九秋鹰。学书不成不学剑,心术妙解通神明。医如俯身拾地芥,相如仰面观天星。自言方术杂鬼怪,万种一贯皆天成。
河南有伏流,经营太行根。盛德不终晦,发为清济源。公家济源上,太行正当门。修竹带藩篱,百禽鸣朝暾。
张侯去沙河,三食邺下麦。笔力望晁董,颇遗俗眼白。平生学经纶,胸中负奇画。未论功活人,饱饭不常得。
团扇复团扇,因风托方便。衔泥巢君屋,双燕令人羡。张公子,时相见。张公一生江海客,文章献纳麒麟殿。
邱郎气如春景晴,风暄百果草木生。眼如霜鹘齿玉冰,拥书环坐爱窗明。松花泛砚摹真行,字身藏颖秀劲清,问谁学之果兰亭。我昔颇复喜墨卿,银勾虿尾烂箱籯,赠君铺案黏曲屏。
挽船逆牵九牛尾,寸步关梁论万里。淮山终日只对面,与船低昂如角抵。水工爬涉未曾去,远者盈寻近盈咫。长堤夜射千丈潭,疾雷不及先掩耳。
闻说君家好弟兄,穷乡相见眼俱青。偶同一饭论三益,颇为诸生醉六经。山吧已催乘传马,晓窗犹共读书萤。霜花留得红妆面,酌尽斋中竹叶瓶。
平生讨经论,苦行峻廉隅。伪契已无分,买山云自如。身为廊庙宰,梦作种田夫。欲辨身兼梦,还如鼓与桴。
平生讨经论,苦行峻廉隅。伪契已无分,买山云自俱。身为郎庙宰,梦作种田夫。欲辨身兼梦,还如鼓与桴。
欲聘石室碑,小诗委庭下。颇似山阴写道经,虽与群鹅不当价。画沙无地觅锥锋,点勘永和书法同。人言外论殊不尔,勿持明冰照夏虫。
老农年饥望人腹,想见四溟森雨足。林回投璧负婴儿,岂闻烹儿翁不哭。未论万户无炊烟,蛛丝蜗涎经杼轴。使君闵雪无肉味,煮饼青蒿下盐菽。
凤跸游汾曲,非态得传人。闺台尤显重,训诰愈深游。论道参黄阁,横经侍紫宸。如何天不憖,志业未全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