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诸佛留藏经,只为人难化。不唯贤与愚,个个心构架。造业大如山,岂解怀忧怕。那肯细寻思,日夜怀奸诈。
少时不见山,便觉无奇趣。狂发从乱歌,情来任闲步。此心谁共证,笑看风吹树。
何意欲归山,道高由境胜。花空觉性了,月尽知心证。永夜出禅吟,清猿自相应。
窑头坯,随雨破,只是未曾经水火。若经水火烧成砖,留向世间住万年。棱角坚完不复坏,扣之声韵堪磨镌。
思之鄙人也。期思属弋阳郡,此地旧属弋阳县。虽古之弋阳、期思,见之图记者不同,然有弋阳则有期思也。桥坏复成,父老请余赋,作沁园春以证之
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:「闻之前论曰:『治世之音安以乐,亡国之音哀以思。』夫治乱在政,而音声应之;故哀思之情,表于金石;安乐之象,形于管弦也。又仲尼闻韶,识虞舜之德;季札听弦,知众国之风。斯已然之事,先贤所不疑也。
乾隆丁亥冬,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,而奠以文曰:呜呼!汝生于浙,而葬于斯,离吾乡七百里矣;当时虽觭梦幻想,宁知此为归骨所耶?汝以一念之贞,遇人仳离,致孤危托落,虽命之所存,天实为之;然而累汝至此者,未尝非予之过也。予幼从先生授经,汝差肩而坐,爱听古人节义事;一旦长成,遽躬蹈之。呜呼!使汝不识《诗》、《书》,或未必艰贞若是。余捉蟋蟀,汝奋臂出其间;岁寒虫僵,同临其穴。
灯火楼台处处新。笑携郎手御街行。回头忽听传呼急,不觉鸳鸯两处分。天表近,帝恩荣。琼浆饮罢脸生春。归来恐被儿夫怪,愿赐金杯作证明。
释演空寂,道谈清静,儒宗百行周全。三枝既立,递互阐良缘。尼父名扬至圣,如来证、大觉金仙。吾门祖,老君睿号,今古自相传。
色象*虑育,具足辟支离。大于人我,总名无量阿僧只。男则给孤舍卫,女则普门觉海,爱欲受根基。若乐兰那行,福报尚愆期。
宝坊新构断尘飞,宴坐朝朝内外宜。一自觉来无相见,久忘言后少人知。天中月满云收夜,海底珠明浪静时。顿向此间超十地,愿将安定证群疑。
当年江上扬风舲,淮山望极排空青。今登天柱赏潜皖,元是吾家翡翠屏。禅业一室因栖寄,选胜寻幽产真伪。虚廊揩藓读残碑,三百年前刊异事。
若问抽添法,纵擒怕觉迟。调停无损益,方始证无为。
敬礼补陀,岩下水边。十方三世,无不现前。愿我亦证,空觉极圆。处处悲救,火中生莲。
黠儿蒙蔽聚群阴,岂料云收杲日临。坏证遗忧与宗社,捷书分喜到山林。擎天毕竟还高手,偃月从初谬用心。客自京师传吉语,放歌不觉有和音。
少年谬闻道,直往寡所疑。不知避碍险,造次逢颠危。中岁鲍忧患,进退每自持。长存鄙夫计,未免达士嗤。
少年谬闻道,直往寡所疑。不知避碍险,造次逢颠危。中岁饱忧患,进退每自持。长存鄙夫计,未免达士嗤。
地水与火风,四大各一性。和合乃养形,损增则成病。圆觉著于品,岐伯峻其证。君子知其言,穷理宜至命。
予官京口,前后十年,接公之枌榆兮。读耆旧传,慨想其人,莫觌其居兮。维帖之得,题标失真,几以迷其初兮。觉民跋证莫近斯,于以识公书兮。
乐郊从昔推南州,今控西鄙犹心喉。碧墟境界富登览,前贤故址存风流。斯楼枕江屹雉堞,俯瞰寒碧潜蟠虯。夕佳朝爽在几席,岸巾拄笏供遨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