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失却本来面目,个个日南长至。先祖时节苦临,处处笙歌乐醉。也参禅,亦详义,也贫穷,亦富贵。
普庵家宝,不著寻讨。迷时不见,在处烦恼。悟时无相,如日杲杲。取舍不得,自然恰好。
神龙不知身变化,犹认潜鳞为故我。先生曾出雨八弦,浪静波恬归海卧。先生两处领桂台,梦寐一生游学舍。阿宜移扁就山窗,铁画银钩金钮鏁。
六祖求衣从岭出,六祖得衣从岭入。半夜抽身不露机,凹头解担犹留迹。上人家住江之西,仆仆而南休所觅。雅意真诚为衣求,衣已不传那可得。
大位天下宝,维贤国之镇。殷道微而在,受辛纂颓胤。山鸣鬼又哭,地裂川亦震。媟黩皆佞谀,虔刘尽英隽。
双堠频频减去程,渐知身得近京城。春来爱有归乡梦,一半犹疑梦里行。五年江上损容颜,今日春风到武关。两纸京书临水读,小桃花树满商山。
戚戚复戚戚,送君远行役。行役非中原,海外黄沙碛。伶俜独居妾,迢递长征客。君望功名归,妾忧生死隔。
生身便在乱离间,遇柳寻花作麽看。老去转谙无是事,本来何处有多般。长怜蠛蠓能随暖,独笑梧桐不耐寒。
峭碧参差十二峰,冷烟寒树重重。瑶姬宫殿是仙踪。金炉珠帐,香霭昼偏浓¤一自楚王惊梦断,人间无路相逢。
阴阳开阖,元气变化,泄为百川,凝为崇山,山川之作,与天地并,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。有若巨灵赑屃,攘臂其间,左排首阳,右拓太华,绝地轴使中裂,坼山脊为两道,然后导河而东,俾无有害,留此巨迹于峰之巅。后代揭厉于玄踪者,聆其风而骇之,或谓诙诡不经,存而不议。 及以为学者拘其一域,则惑于余方。
何者?夫崔之才华婉美,词彩艳丽,则于所载缄书诗章尽之矣。如其都愉淫冶之态,则不可得而见。及观其文,飘飘然仿佛出于人目前。虽丹青摹写其形状,未知能如是工且至否?仆尝采摭其意,撰成鼓子词十一章,示余友何东白先生。
梅仙了无讼,拄笏看西山。山涵秋晓,水光磨荡有无间。自是灵襟空洞,更望风云吞吐,浩渺白鸥闲。高诵远游赋,独立桂香阑。
丙午九月才入冬,晦日忽惊雪堕空。传闻都城更复早,万官入贺明光宫。自从开霁更不雨,和气直似青春浓。斗柄插子日丁卯,夜煽裂缺鞭雷公。
蓬莱谪居香案吏,此语昔自微之始。后人慷慨慕前芬,高阁雄名由此起。一从圮废知几年,栋摧礎断埋空山。遗踪馀址杳何处,惟有竹树荒芜閒。
我比丘某甲,今为傍生类。发佛大慈悲,忏彼六情根。无始业障海,眼根著诸色。耳界闻乱声,鼻染一切香。
长安城头夜二鼓,力士敲门称太府。为道君王巡幸势,选取娇娥看歌舞。应酬未得话从容,阶除早已人三五。仓皇便欲将我行,那肯相留到天曙。
一下东吴船,久留中立县。故人致殷勤,行役成迁延。忽惊月破腊,况喜雪见夋。游壮乏厚装,期愆畏多谴。
翠华初到殿中间,三馆诸儒共一班。迎谒晓廷清跸近,退穿春仗彩旓闲。病来怕饮东西玉,老去惭陪大小山。知续春明退朝录,借观当奉一鸱还。
我谓蓬瀛客,清切不畏炎。及观秋兴篇,无远此穷间。乃知天地大,节候无忧嫌。寒不为富减,暑不为贫添。
始闻定作阅古堂,又闻定有阅古诗。扬之远定五千里,思得两翅擘以飞。偶闻人来说堂事,初敞两壁无尘疵。闲时公来命绘匠,亲以玉指交画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