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谯门对耸压危坡,览胜无如此得多。尽见西山遮岱岭,迥分东野隔新罗。花时千圃堆红锦,雪昼双城叠白波。回首球场尤醒眼,一番风送监重磨。
余昔为钱塘倅,往来无锡未尝不至惠山。即去五年,复为湖州,与高邮秦太虚、杭僧参寥同至,览唐处士王武陵、窦群、朱宿所赋诗,爱其语清简,萧然有出尘之姿,追用其韵,各赋三首。梦里五年过,觉来双鬓苍。还将尘土足,一步漪澜堂。
房州通判许安世,以书遗余言:“吾州有异人,常戴三朵花,莫知其姓名,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。能作诗,皆神仙意。又能自写真,人有得之者。”许欲以一本见惠,乃为作此诗。
元丰三年正月,余始谪黄州。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,有白马青盖来迎者,则余故人陈慥季常也,为留五日,赋诗一篇而去。明年正月,复往见之,季常使人劳余于中途。余久不杀,恐季常之为余杀也,则以前韵作诗,为杀戒以遗季常。
月窟飞来露已凉,断无尘格惹蜂黄。纤纤绿裹排金粟,何处能容九里香?水尾山腰树影苍,一天风露不供香。谁家镜里能消得,付与诗人古锦囊。密密娇黄侍翠舆,避风遮日小扶疏。画阑想见悬秋晚,无限宫香总不如。
击水搏风浪雪翻,烟销日出见仙村。旧知浮玉北堂路,今到幽墟三洞门。石燕飞翾遮炬火,金笼深阻护嵌根。宝钟灵鼓何须叩,庭柱宵晨已默存。
一川松竹任横斜,有人家,被云遮。雪后疏梅,时见两三花。比着桃源溪上路,风景好,不争些。旗亭有酒径须赊,晚寒些,怎禁他。醉里匆匆,归骑自随车。白发苍颜吾老矣,只此地,是生涯。
闲行偶复到山村,父老遮留共一尊。曩日见公孙未晬,如今已解牧鸡豚。
新年暗曀觉春悭,变化相乘一瞬间。雨脚稍收初见日,风花忽起又遮山。欲行幽圃还成阻,未脱重裘自笑孱。桃李会开君勿恨,清尊且用破衰颜。
东湖仲夏草树荒,屋古无人亭午凉。萱房微呀不见日,笋箨自解时吹香。野藤蟠屈入窗罅,湿菌扶疏生屋梁。跨沟数椽最幽翳,涨水及槛雨败墙。
忽见轻绡三两重,横遮万丈翠屏风。老夫细熨蒙松眼,却是青原隐雾中。
暖轿行春底见春,遮栏春色不教亲。急呼青繖小凉轿,又被春光著莫人。
小立峰头望故乡,故乡不见只苍苍。客心恨杀云遮却,不道无云即断肠。
乱石厄江水,要使水无路。不知石愈密,激得水弥怒。回锋打别港,勇往遮不住。我舟历诸滩,阅尽水态度。一闻一喜观,屡过屡惊顾。不是见不多,观览不足故。舟人笑我痴,痴黠未易语。
一声霹雳霁光收,急泊荒茅野渡头。摩舍那滩冲石过,曼陀罗影漾江流。山才入眼云遮断,船欲追程雨见留。夜宿清溪望清远,举头不见隔英州。
翟园看梅不满眼,载酒何曾倾一琖。空有千株半未花,欲剪一枝无可栋。归来欲登多稼亭,王妃骤降千娉婷。素罗衣裳濯瑶水,珠宫楼阁开银屏。
世言富贵昜得家世难有贤,父兄子弟未渠贤。君不见祖孙父子兄与弟,根兰树玉枝亦桂。魏晋以来谁子家,只数江淮一王氏。世言淮水若绝渠不昌,不知淮水有绝渠更长。
千万重山见复遮,两三点雨直还斜。行穿锦巷入雪巷,看尽桃花到李花。
峡山未到日日愁,峡山已到愁却休。不是朝来愁便散,愁杀人来山不管。昨宵远望最高尖,今朝近看云隔帘。楼船冲雨过山下,两扇屏风生色画。
河岸前头松树林,树林尽处见行人。行人又被山遮断,风颭酒家青布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