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自我历官三十年,有脚未曾行蜀川。李白尝言道之艰险,长嗟难剧上青天。鸟悲猿嚎马蹄脱,苔梯雨栈愁倾颠。苍崖下窥不见底,但听雷声辊石悬湍溅。
吾家一何奇,奇峰照南窗。是为紫阳山,万木青枞枞。上有出岫云,下有见底江。江清云无心,伴此眉宇厖。
屈贾幽沉地,单车去不归。湘江清见底,吟魄远何依。行旐冲残雨,新楸掩落晖。谁收遗箧藁,有子未胜衣。
桐庐之山屹如址,桐江之水清见底。间关万里却归来,依旧此山如此水。子陵一节寿汉脉,名与高山俱不死。惜无陋巷为邦学,礼乐不闻古人耳。
圣节思归会帝京,得随班列祝文明。河清见底为嘉瑞,海水无波表太平。月夜忽闻仙乐奏,宫中时有彩云生。诗成拜表同封进,愿继词臣雅韵声。
草径无边绿,江空见底清。遥峰横晚色,古木逢秋声。客舍孤云远,乡心一雁鸣。凭高寄吴楚,倚杖独含情。
城隅楼榭与云平,城下溪流见底清。
岩巅风雨落泉声,岩下江流见底清。夹岸松筠倒流影,炊烟渔父近寒城。
元是清都紫府仙,出为名世应半千。发矢两科俱中的,英名煊赫斗横天。鄞水富沙典芹泮,黜浮崇雅文风焕。沙阳之政宽而明,吏不忍欺民不玩。
怪秘阴灵与护持,重丹复碧焕参差。沧江见底应无日,万丈孤根世不知。
荷锄通北涧,腰斧上东峰。秋水清见底,晓云深几重?冬冬传社鼓,渺渺度楼钟。归觅村桥路,诗情抵酒浓。
幽居人迹稀,柴扉昼常掩。小池清见底,疏雨时数点。蝉嘒秋未衰,花房暮先敛。老大固多伤,年华还冉冉。
世事何由可控抟?故山归卧有余欢。涧泉见底药根瘦,石室生云丹灶寒。人远忽闻清啸起,山开频得异书看。一朝出赴安期约,万里烟霄驾紫鸾。
平生闻说西江水,百丈奫沦深见底,渔舟来去白鸥飞,上有纶巾隐君子。作诗自许辈陶谢,啸傲烟云弄清泚。纷纷声利满人间,耳本不闻安用洗。李公过江号高流,逸气凛凛横清秋;沙边一笑偶邂逅,扫石荫松相献酬。
门外一溪清见底,老翁牵牛饮溪水。溪清喜不污牛腹,岂畏践霜寒堕趾。舍东土瘦多瓦砾,父子勤劳艺黍稷。勿言牛老行苦迟,我今八十耕犹力。牛能生犊我有孙,世世相从老故园。人生得饱万事足,拾牛相齐何足言!
霜风吹枯桑,落叶乾有声。陂池日已涸,沙水见底清。人生非金石,岁暮难为情。安得天边鹄,驾之以遐征!
小诗苦雨当云牋,寄似南风一问天。漏得银河乾见底,却将什麽作丰年。
梅竹来禽带月栽,牡丹菡萏照江开。新安见底正如此,旧雨故人从不来。秀色野香供雪饮,名章俊语用云裁。无论独乐兼同乐,琖面春风翠作堆。
群岗洛阳西,势若海浪翻。连岭起我左,层阜当我前。采如兽腾突,缭若蛇蜿蜒。外高陟缥缈,却下逼重渊。
洛水秋深碧如黛,乱石纵横泻鸣濑。清明见底不留尘,日射澄沙动玑贝。南山秋风已萧瑟,倒影上下迷空翠。何当载酒纵扁舟,一尺鲤鱼寒可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