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瑶坛礼碧虚,返次羽人坐。引脰延月华,吞吐隔翠嶞。众吻盼流芳,冉冉忽透过。大规虽微亏,犹喜镜未破。
底事重来淮上村,九关难上阻司阍。短衣他日欲射虎,堂印何时看倒盆。花著襟裾无定力,雪侵须鬓有愁根。天河且挽洗疮疥,若问甲兵君莫论。
四邻井灶出荒墟,独鹤归来认旧庐。一迳苍苔供瘦策,半簪华发伴残书。斜阳苍陌语初燕,新水池塘生细鱼。小立春风邻寂寞,忽吹花片入襟裾。
乔林翳明星,林缺星粲然。长江阔咫尺,银河为通川。爽气浮襟裾,中夜不成眠。星转毂而西,河逶迤以迁。惜此嘉景迈,无由驻青天。万古留此境,谁保金石坚。徘徊吟华月,更欲随飞仙。
瑞云灵迹久荒芜,琳馆重开耸碧虚。邂逅马蹄过胜境,纷纭人世得仙居。异花重叠春辉早,乔木森阴晚景疏。金阙瑶台不容久,归来风驭冷襟裾。
刘子我所敬,未尝言嗫嚅。李子我所畏,气豪才有余。自昔得二子,重之比璠璵。喜今至是邦,乃与二子俱。
乐天一说见轲书,岂是高谈强解渠。牛马蚊虻无足校,不须芥蔕此襟裾。
自从别去竹林居,暇日寻诗每念渠。疾读新编慰牢落,清风习习满襟裾。
新晴山色净襟裾,世上尘埃一点无。飞瀑惊奔争澒洞,层崖屹立镇崯岖。乱流平处沙可数,顽石丛中草不枯。醉后偶来观物变,要知到处是工夫。
东君严装行驾车,天遣此花为前驱。粉苞五出绛蜡趺,犯寒独逞冰雪肤。幽园邂逅疑仙姝,香飚馥馥浮襟裾。天边流月光彩舒,素娥下与论锱铢。绕树顾影空踟躇,清赏恨无佳人俱。一枝远赠意何如,聊写殷勤当尺书。
半夜惊梦回,桐叶纷索索。杖藜视天宇,雨罢云收脚。清风拂襟裾,片月堕篱落。嗟我游已倦,怅此久淹泊。
濯水经何日,随风故有人。绿衣犹偪画,丹顶尚迷真。暗淡云沈古,青苍藓剥新。映襟知惹泪,侵鞯想萦尘。掣曳无由睹,流传久自珍。武威应认得,牵挽几当春。
轩辕休制律,虞舜罢弹琴。尚错雄鸣管,犹伤半死心。圣贤名古邈,羁旅病年侵。舟泊常依震,湖平早见参。
文物京华盛,讴歌国步康。瑶池供寿酒,银汉丽宸章。灵雨含双阙,雷霆肃万方。代推仙祚远,春共圣恩长。
香印烟火息,法堂钟磬馀。纱灯耿晨焰,释子安禅居。林叶脱红影,竹烟含绮疏。星珠错落耀,月宇参差虚。
君为豫章姝,十三才有馀。翠茁凤生尾,丹叶莲含跗。高阁倚天半,章江联碧虚。此地试君唱,特使华筵铺。
牧大和三年,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,好好年十三,始以善歌来乐籍中。后一岁,公移镇宣城,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。后二岁,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。后二岁,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,感旧伤怀,故题诗赠之。
蓼岸风多橘柚香,江边一望楚天长,片帆烟际闪孤光¤目送征鸿飞杳杳,思随流水去茫茫,兰红波碧忆潇湘。桃杏风香帘幕闲,谢家门户约花关,画梁幽语燕初还¤绣阁数行题了壁,晓屏一枕酒醒山,却疑身是梦云间。
黄初三年,余朝京师,还济洛川。古人有言,斯水之神,名曰宓妃。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,遂作斯赋,其词曰:余从京域,言归东藩,背伊阙 ,越轘辕,经通谷,陵景山。日既西倾,车殆马烦。
总序盖诗有六义焉,其二曰赋。杨雄曰:“诗人之赋丽以则。”班固曰:“赋者,古诗之流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