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五日白一发,十日皱一肤。人生冰雪容,终作靴纹粗。今朝清镜中,已与昨日殊。不忧须眉苍,但恐皮肉枯。
海上惊风乱鹤飞,千村霜露亦霏霏。清砧自是逢秋起,白骨何由远道归。戈甲只残蝼蚁命,江山终属虎狼威。自怜此日身将老,况复中宵泪满衣。孟阳曰:“可谓气骨高妙。”
黄门给事三十余,面如红玉少有须。风骨岂是山泽臞,问着只爱山中居。前年版下鹤头书,征起直上青云衢。文华堂高凌紫虚,出入侍从陪金舆。
阳坡碧草秋芊绵,疏影漏衣团绿烟。龙枝无声山日午,仙骨蜕空神悄然。冰魂微回海山小,泠泠鹤语青林表。俯视黄尘盖九州,悠悠凡梦何时晓?
昆仑关头战骨枯,龙衣裹血红模糊。军中喧言老侬死,不是彼侬安有此。将军贵实不尚功,世上安有将军忠。君不见汉皇一赦云中守,武将纷纷皆藉口。
园南旧植千竿绿,高者如墙大如屋。风狂雨急墙屋翻,干折丛低共倾覆。忽惊舞罢鸿门会,怒斗纷纷碎苍玉。复似骊山坠石余,数百书生葬坑谷。
长安城中雨成雪,退食冲寒过东阙。苍然古柏势横空,数尺盘拏成百折。玉龙战罢缠碧绡,流涎喷沫凝不飘。仙人掌上露初冻,五老峰头冰未消。
玉版山深石路开,东轩真被笼盛来。饱谙南国烟霞味,不入长安酒肉堆。老觉禅心终苦淡,瘦看诗骨共崔嵬。丛林年少休相笑,脱却缁衣更懒裁。
人生良会难再遇,常将骨肉等行路。昔居山中无世情,汝未胜冠余未娶。谁知衣食旋相驱,坐令流落那能顾。频冬岭北厌冰雪,长岁江东足烟雾。
忆上蓬莱殿,曾雠石室书。史臣陪出入,丞相借吹嘘。故国归来早,长安不可居。为园栖曲巷,种柳拂清渠。
淮城小如盖,僻在湖草边。萧条城下路,昔有两婵娟。秋姿艳明月,相携良可怜。小姑泣向嫂,薄暮惨墟烟。
刺促复刺促,哀歌不成曲。试听征人歌一声,切切乌乌泪相续。吾祖卜地三山麓,世业繁华称鼎族。七叶盛文儒,八代承章服。
白云老翁乐且贫,眼如紫电炯有神。麻衣纸扇趿两屐,头戴一幅东坡巾。清晨扣户走过我,谓我旧是诸侯宾。入门长揖肆雄辩,动引四代卑先秦。
昔闻石鼓在太学,鼓形穹窿石荦嶨。髫年释褐随班行,未识研覃与扬搉。始官翰林岁分献,晚以代祀观尤数。我思古人不可见,健笔雄词两超卓。
我在黄门夜燕归,径驱健马疾若飞。马蹄翻空身堕地,岂独尘土沾人衣。徒行却叩黄门宅,主翁醉睡惊倒屐。东轩大床许借我,筋骨屈强眠不得。
随意梳头与著衣,横看侧视总相宜。瑶钗拜赛三年叶,黛笔重翻十样眉。通神针国俱受谱,闲窗绣佛自抽丝。珊珊弱骨惊鸿影,最想氍毹答巧时。¤
余少时过里肆中,见北杂剧有《四声猿》,意气豪达,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,题曰“天池生”,疑为元人作。后适越,见人家单幅上有署“田水月”者,强心铁骨,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,字画之中,宛宛可见。意甚骇之,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。一夕,坐陶编修楼,随意抽架上书,得《阙编》诗一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