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紫皇宫殿红云低,春归天上日欲西。瑶池催花挝羯鼓,姚魏在香分雨露。沉香亭北雉尾高,诗成先夺云锦袍。纵横奏赋三千字,文采风流多意气。
古径萦迂碧藓深,瘦藤得得叩业林。雪浮茗枕陪僧话,风度松窗奏法音。断壁剔虫伤古画,拂尘挥兔断清吟。留衣尚有重来约,一笑何妨载酒寻。
十里湖光十里松,松阴路到十高峰。窗看渡口随湖月,楼听云门度岭钟。梁帝钵含山雨润,普贤台鏁藓花重。谁人的是忘机子,香稻寒蔬养瘦容。
平湖阻城南,长淮带城西。壮哉金斗势,吴人筑合肥。曹瞒狼顾地,苻秦又颠挤。六飞驻吴会,重兵镇边陲。
东风吹梦到遥岑,四日苔痕两度寻。邻望紫衣腾佛气,岩披古像印人心。新椽插号营层止,老衲乘云閴足音。我为登山参世法,只将倾家瞰崎崯。
云何见祖师,要识本来面。亭亭塔中人,问我何所见。可怜明上座,万法了一电。饮水既自知,指月无复眩。
我本山中人,寒苦盗寸廪。文辞虽少作,勉强非天廪。既得旋废忘,懒惰今十稔。麻衣如再著,墨水真可饮。
法师说法临泗水,无数天花随麈尾。劝将净业种西方,莫待梦中呼起起。哀哉若鱼竟坐口,远愧知几穆生醴。况逢孟简对卢仝,不怕校人欺子美。疲民尚作鱼尾赤,数罟未除吾颡泚。法师自有衣中珠,不用辛苦沙泥底。
象服盛簪珥,岂是邢夫人。敝衣破冠履,可怜范叔贫。君看崔员外,晚就观国宾。当年颇赫赫,翁媪争为姻。
过淮入洛地多尘,举扇西风欲污人。但怪云山不改色,岂知江月解分身。安心有道年颜好,遇物无情句法新。送我长芦舟一叶,笑看雪浪满衣巾。
子昔少年日,气盖里闾侠。自言似剧孟,叩门知缓急。千金已散尽,白首空四壁。烈士叹暮年,老骥悲伏枥。
君门如天深几重,君王如帝坐法宫。人生难处是安稳,何为来此骊山中。复道凌云接金阙,楼观隐烟横翠空。林深雾暗迷八骏,朝东暮西劳六龙。
予昔少年日,气盖里闾侠。自言似剧孟,叩门知缓急。千金已散尽,白首空四壁。烈士叹暮年,老骥悲伏枥。
高门元世旧,客路晚追游。清绝闻诗语,疏通岂法流。传家有衣钵,断狱尽春秋。邂逅陪车马,寻芳谢朓洲。
净居寺,在光山县南四十里大苏山之南、小苏山之北。寺僧居仁为余言:齐天保中,僧思惠过此,见父老问其姓,曰苏氏,又得二山名。乃叹曰:吾师告我,遇三苏则住。遂留结庵。
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,公孙仓皇奉豆粥。湿薪破灶自燎衣,饥寒顿解刘文叔。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,帐下烹煎皆美人。萍齑豆粥不传法,咄嗟而办石季伦。
定林瞰土山,近乃在眉睫。谁谓秦淮广,正可藏一艓。朝予欲独往,扶惫强登涉。蔡侯闻之喜,喜色见两颊。
法和衣钵过南华,正叶传师萃一花。胜地雾迷淮水石,望星人指楚天涯。数千松倚西山老,七百僧悲去路赊。一片苍苔涅盘石,至今缭遶白云遮。
平生爱雪如子猷,江湖乘兴常泛舟。长篙斫冰阴火迸,玉板破碎凝不流。淙琤大响出船底,两舷戛击锵鸣球。棹夫披蓑舞白凤,滩子挽繂拖素虯。
胜峰高哉摩紫青,白鹿导我登化城。住山大士喜客至,兜罗布界缤相迎。圆景明晖倚云立,艴如七宝庄严成。一光未定一光发,中有墨像随心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