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少陵昨者百忧集,但言儿啼四壁空。羁臣即今百忧集,永痛母氏崩心胸。畴昔罪臣投荆州,板舆惴惴那得留。老人端已怕劳事,况乃离别酸鼻头。
云开三茅古洞天,借风一棹荆溪船。所思绵绵常在梦,此行冉冉如登仙。汲泉净洗黄独雪,劚石深耕瑶草烟。蕙帐香凝蒲坐暖,共读南华秋水篇。
初过城南门,即过城下渡。岂无小笋舆,未若且徒步。霜重船板滑,水涸岸石露。我老人不识,小让樵者路。
年才逾壮早相知,北骑南船几别离。二老皆邻八旬寿,一生谁赋万篇诗,特承枉顾元无说。获侍同行识者谁,流水桃花别天地,碧山许到果何时。
夜闻舟人呼,江水溢二丈。岸薪随波流,救者何扰攘。亥子十月交,地气不当上。岂不兆丰穰。
豁净虚通入觉场,体前一段本来光。孤禅恰恰如担板,默照明明似面墙。秋光芦华两岸雪,夜寒桂月一船霜。迢迢象外行归路,雁字低低正夕阳。
麻衣草座思灵彻,一食安闲更无别,倏忽迁流数百年,杳杳谁来继其绝。吾兮亦是疏慵辈,冷淡身心存慷恺。偶续灵峰照夜灯,遽泛铁船下沧海。
君看三代士执雉,本以杀身为小补。居官死职战死绥,梦尸得官真古语。五行胜己斯为官,官如草木吾如土。仕而未禄犹宾客,待以纯臣盖非古。
我本山田人,好尚与众异,平生重交游,所得国无几。昨者应茂才,西行觑朝美。时当庆历初,选举宝多士。
有王长官者,弃官黄州三十三年,黄人谓之王先生。因送陈慥来过余,因为赋此。三十三年,今谁存者?算只君与长江。凛然苍桧,霜干苦难双。
不是神仙那得到。万顷澄波舞镜鸾,千寻叠嶂环旌蚕。光天圆玉夜长清,衬地湿红朝不扫。宾主相逢欲尽欢,升平一曲渔家傲。
已雪又复雨,天寒行路难。船中寒尚可,未若堰头寒。已雨又欲雪,泥深行路迷。岸边泥尚可,未若堰头泥。
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,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,都督诸路军马。时北兵已迫修门外,战、守、迁皆不及施。缙绅、大夫、士萃于左丞相府,莫知计所出。会使辙交驰,北邀当国者相见,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。
霜风琅琅鸣鼓鼙,鸟寒夜噪树折枝。居者不出行者归,厩马解衔车弃脂。长河夜冰船就维,百贾晏起朝闭扉。为问当今行者谁,出门千里到何处。
临津馆下日衔西,风卷寒潮上碧溪。画船急桨随潮去,山川满眼烟凄迷。醉起开船看潮落,林深日落哀猿啼。离魂复与潮东下,兀然愁坐心酸悽。
三月初五日,索马平山边。疾驰趋高沙,如走阪上圆。夜行二百里,望望无人烟。迷途呼不应,如在盘中旋。
挽船逆牵九牛尾,寸步关梁论万里。淮山终日只对面,与船低昂如角抵。水工爬涉未曾去,远者盈寻近盈咫。长堤夜射千丈潭,疾雷不及先掩耳。
伯时作《龙眠山庄图》,由建德馆至垂云沜,著录者十六处,自西而东凡数里,岩崿隐见,泉源相属,山行者路穷于此。道南溪山,清深秀峙,可游者有四:曰胜金岩、宝华岩、陈彭漈、鹊源。以其不可绪见也,故特著于后。子瞻既为之记,又属辙赋小诗,凡二十章,以继摩诘辋川之作云。
书生浪出值暑天,何啻千里身在船。今辰忽向船亭坐,头眩犹类濒江牵。履平划地若恍惚,四体不舒惯臲杌。自嗟时滞久劳苦,驱驰负得贫筋骨。
卢侯场屋声,天马腾渥洼。残膏沾后人,奇芬吐天葩。来踏九陌尘,去种河阳花。向来再去国,盛山建高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