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昔来何悠悠,今去亦泛泛。岂自果进退,姑且便饮啖。三代今去辽,士食久已滥。徒死不为义,可无苟石担。
六月日正午,大暑若沸镬。时行古关道,十步九立脚。烟云炙尽散,树木晒欲落。喉鼻喘不接,齿舌津屡涸。
昆丘侍郎南霍仙,身骑於菟雪毛鞯。芙蓉结旌紫云导,望舒参乘丰隆鞭。晨朝东华天帝所,班在玉斧茅盈前。帝矜下土沸螘垤,往哉为洗中原膻。
始余于官舍营东轩,彭城曹君焕子文,自浮光访余于高安,道过黄冈,家兄子瞻以诗送之曰:“君到高安几日回,一时抖薮旧尘埃。赠君一笼牢收取,盛取东轩长老来。”君过庐山,见圆通知慎禅师,出诗示之。师尝与余通书,见之欣然。
作官如负担,一负当且驰。不知息肩处,妄问道远迩。我乘章江流,却入宛溪水。舍舟陟崔嵬,行路极旬已。
担头挑得黄州笼,行过圆通一笑开。却到山前人已寂,亦无一物可担回。
嗣君徵旧相,物论更无馀。圣日归黄阁,台星正碧虚。四方闻乐只,一郡泣涟如。灞水犹疑噎,秦云亦不舒。
到任预忧替,替归贫类初。离情似芳草,远道逐征车。遗爱偏留记,行装祇担书。将来好官职,愿载此间除。
犯暑日午来,坐到日落归。松桂全团团,竹光净晖晖。乳窦成濯缨,绿染身上衣。却倾所携酒,对酌老石矶。
马嘶何陇暮,有意念离居。去路经秋雨,行装一担书。穷知身计拙,病觉世缘疏。晓枕残归梦,翻然忆旧庐。
葵花已过荷花繁,南风入户清而温。担头有李初入眼,令人引脰怀家园。三年为客在两处,李熟未果登清樽。翻思整冠诚可乐,何苦鑽核辄不存。
举头廓廓见晴虚,山色秋光得自如。杖履可行三里近,斧斤不赦万松疏。上人坐设刀圭饮,乃祖家无担石储。语罢寒温晚归去,相逢庆不问迁除。
江头雪花一尺围,不妨屋角梅垂垂。江头三日浪簸船,不妨老子被底眠。权奇突兀众所嗔,大是个中英特人。何曾论渠破与堕,余生且办担板过。
赤髭白足可怜生,蹑蹻担囊壮此行。要致雪峰千五百,不妨兼识谢宣城。
三月三十日,春去人尽惜。我独惜春多,欲留春不得。忆昨仕行都,亦屡逢春色。王事多鞅掌,常苦无暇隙。
去岁与君别,高谈气如虹。酒酣出三诗,遗我意何穷。归涂度黄花,偶遇衡人东。问君无恙否,报言近已终。
少昊欲行秋,骄阳犹跋扈。炎蒸不易涤,颇费天人雨。浸淫三日霖,云气政旁午。所虑早禾伤,佳实卧场圃。
异俗吁成怕,吾身行若何。略人仍负担,祭鬼更鸣锣。
篮舆伊轧又前村,何许风来洗睡昏。木落尽还山面目,旱深穷见水根源。相逢负担皆征利,难觅隐居躬灌园。归路苦长行易倦,断鸦残月记松门。
饥来驱我去何之,束担垂行却住时。幼女亦知离别感,挽衣端欲问归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