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三月三日东风恶,满城桃李都摇落。乍随飘扬入重云,还自低回委深壑。长安道上东复西,曲江池边路转迷。飞空不解作红雨,著土岂得为香泥。
莫道相逢久叹嗟,尚怜流落在天涯。故人长隔黄垆面,苕水空余白雪花。行路更无磨镜具,扣门唯识卖浆家。羌村暮雨归何处?青草茫茫去转赊。
其五:尽瘁出祁山,亦寓自全计。后主抑其丧,足见疑与忌。狼顾司马懿,魏文屡相庇。方诩知舜禹,转瞬食其弊。
黄河如丝导昆崙,万里南下突禹门。支流潜行天地底,派作八道如霆奔。吾闻川真岳灵有真宰,况乃利泽开洪源。龙神窟宅瞰平野,千古庙貌何雄尊。
诚斋已古人,文字上无古。云龙涉相从,傅家有文武。异闻蕲一面,渴予心独苦。龙门快先登,羡子赏音遇。
莫讶南方景物疏,为君聊且话苍梧。地倾二面城池壮,江迸三流气色麄。山畜火光因政出,石藏牛影为仙呼。官厅传自唐丞相,民颂思從汉大夫。
古人务乐善,见士即推毂。今也多忌才,对面远贤蜀。顾予尝喜学,幽室未偶烛。幸会才翘翘,深惭识碌碌。
天地黯淡疑古初,远近依约垂冰壶。楼阁突兀撑蘧庐,林阜参差自萦纡。极目似接沧溟虚,流水迤逦随城隅。客舟飘飖帆影孤,紫幕半罩推蓬图。
碧瓦丹棱转盼成,一亭聊复寄闲情。人如水墨画中立,山向芜尽处山横。舟入柳阴冲鹭去,檐依波面荫鱼行。题诗每愧临流意,吟苦那知白发生。
晓出倚溪亭,溪烟四面生。昏时山绿浅,浓处日红轻。簇簇树尤好,依依人未行。玄晖信萧放,澄练有佳名。
新堤喜绕几纡萦,挈榼携壶出满城。萍破烟纹容棹过,石开云罅看人行。亭浮横照波中影,僧拾几霞树杪声。不必风凰山上问,此山东向面湖平。
旧闻诸李隐龙眠,伯时已老元中少。一行作吏各天涯,故人落落疏星晓。西山影裹识君面,碧照草江眸子瞭。向来问道渺多岐,只今领略归玄妙。
小立娉婷,歌声低遏行云住。不胜珠翠。玉面慵梳洗。除却姚黄,魏紫谁堪比。君描取。卷中人美。得似崔徽未。
结交无虑三十年,道同志合难其全。倾盖相欢岂无有,当面论心背不然。晚知趋向动违俗,闭门避客鱼渊潜。属闻贰令非常好,才德远过崔蓝田。
鹿门山人沧浪客,洒泪忆枯眼见骨。风尘峥嵘万里空,不知何处营三窟。城中性命汤火近,路穷援断无消息。鼠窃狗偷何足忧,都将十指漫天日。
罚钱出院,众人皆见。有理难伸,风流满面。直饶兴化全提,未免令行一半。这一半,明眼衲僧点检看。
临行特地扬家丑,带累傍人满面惭。霹雳一声云雨散,至今父子未相谙。
一迳入云壑,游人高下行。绿萝垂绀幰,屏壁削层城。山气蒸衣湿,松风洒面清。野僧遗万事,饱听石泉听。
九派分流涌化城,登临潜觉骨毛清。僧依玉鉴光中住,人踏金鳌背上行。钟阜云开春雨霁,海门雷吼夜潮生。因思绝顶高秋夜,四面云涛浸月明。
白石太古水,苍厓六月冰。昏明咫尺变,身世逗留增。桥与飞霞乱,人间独鸟升。风泉冷相搏,楼阁暮逾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