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同云收尽日曈曈,晓霁分明见九宫。百里远排银笔架,半峰高叠玉屏风。螺鬟矗矗深藏翠,石剑棱棱欲露锋。纵使丹青施妙手,难将写入画图中。
东风飞霖雨,一洗桃李尘。快马紫游缰,来赏金精春。连林翠气妙不动,时作佛髻螺头青。劖劖天壁面削起,中可建旗坐万人。
吾家蜀江上,江水绿如蓝。尔来走尘土,意思殊不堪。况当岐山下,风物尤可惭。有山秃如赭,有水浊如泔。
《南康八境图》者,太守孔君之所作也,君既作石城,即其城上楼观台榭之所见而作是图也。东望七闽,南望五岭,览群山之参差,俯章贡之奔流,云烟出没,草木蕃丽,邑屋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。观此图也,可以茫然而思,粲然而笑,嘅然而叹矣。苏子曰:此南康之一境也,何従而八乎?所自观之者异也。
太行东麓照邢州,万叠烟螺紫翠浮。谁解登临管风物?枯荷老柳替人愁。
道路如绳直,郊园似砥平。山为翠螺踊,桥作彩虹明。午酌金丸橘,晨炊玉粒粳。江村好时节,及我疾初平。
飞鹊台前晕翠蛾,千金新换绛仙螺。最难加意为颦多。几处睡痕留醉袖,一春愁思近横波。远山低尽不成歌。
短蓬如凫鷖,载我万斛愁。试登山上亭,却望沙际舟。世故莽相急,长江去悠悠。西南浸山影,晦明分中流。
一瓯之闽古无诸,山奇水透真画图。霍童山在闽之隅,天下第一神仙都。神仙渺茫不可见,桑田沧海几迁变。三山崒嵂青至今,堪嗟山下人如燕。
舞拍歌声妙不同,笑携玉斚露春葱。梅花体态香凝雪,杨柳腰肢瘦怯风。螺髻双鬟堆浅翠,樱唇一点弄娇红。白鸥不入鸳鸯社,梦破巫山云雨空。
杖履飘然不整巾。缘何问得梵王城。淡烟翠湿千螺皱,微日烟消一纸轻。隔山乌语如人语,触处风声若水声。见说一犁今已足,笑歌蓬首饷天耕。
诗涛难放笔头乾,归及初晴素魄圆。善举敢论当世比,佳篇应任老夫传。凌云列岫堆螺髻,出水新荷点翠钿。报政还朝知不晚,追随能复记当年。
春光故故恼人情,新葺茆茨欲醉经。积雨水衣龙颔滑,晚晴山翠佛螺青。月边柳色疏疏见,风外梅花细细听。半夜白云生石枕,润珠蒸湿醉魂醒。
乱石崖边花蹙锦,斗鸡峰下麦翻云。青螺着地山浑翠,丹饼乘天日半曛。
海水际天水,海山蔚空青。万里供远目,随处来户庭。庭中森紫翠,户内含虚明。澄波汲引入,螺黛叠甃成。
昔闻鼓山名,未到鼓山寺。胜游不易得,一失恐难值。今朝忽勇猛,便作入山计。虽无济胜具,尚可策疲致。
绕旋曾不费跻攀,累土为基耸髻鬟。恰似洞庭湖上望,烂银槃里封君山。
粤国无诸故垒催,吐吞江海亦雄哉。峰峦叠叠青螺髻,翠幄重重锦绣堆。破浪乘风浮战艦,荒烟落日傍龙台。倦游已喜瓜期近,立马沙边更几回。
中川累石势嵳峩,城上遥岑耸翠螺。旧说夕阳无限好,此中最得夕阳多。
春波堂上倚栏干,一曲楼台晻霭间。野衲再寻行脚债,钓蓑聊寄赏心閒。燕低欲舞影翻水,鸟倦知还云在山。匹似棠湖尽堪住,绕檐只欠翠螺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