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曾于清海独闻蝉,又向空庭夜听泉。不似斋堂人静处,秋声长在七条弦。
吾爱白乐天,逸才生自然。谁谓辞翰器,乃是经纶贤。欻从浮艳诗,作得典诰篇。立身百行足,为文六艺全。
古观岑且寂,幽人情自怡。一来包山下,三宿湖之湄。况此深夏夕,不逢清月姿。玉泉浣衣后,金殿添香时。
一方萧洒地,之子独深居。绕屋亲栽竹,堆床手写书。高风翔砌鸟,暴雨失池鱼。暗识归山计,村边买鹿车。
几点社翁雨,一番花信风。(见《提要录》)水鸟歌妇女,衣襟便佞舌。(以下并见《海录碎事》)
丧乱家难保,艰虞病懒医。空将忧国泪,犹拟洒丹墀。流芳能几日,惆怅又闻蝉。行在多新贵,幽栖独长年。世事尝艰险,僧居惯寂寥。美香闻夜合,清景见寅朝。
岳北秋空渭北川,晴云渐薄薄如烟。坐来还见微风起,吹散残阳一片蝉。一半晴空一半云,远笼仙掌日初曛。洞天有路不知处,绝顶异香难更闻。
陶家五柳簇衡门,还有高情爱此君。何处更添诗境好,新蝉欹枕每先闻。数枝珍重蘸沧浪,无限尘心暂免忙。烦暑若和烟露裛,便同佛手洒清凉。
别后西风起,新蝉坐卧闻。秋天静如水,远岫碧侵云。雅饮纯和气,清吟冰雪文。想思重回首,梧叶下纷纷。
此地可求息,开门足野情。窗明雨初歇,日落风更清。苍藓槎根匝,碧烟水面生。玩奇心自乐,暑月听蝉声。
独在西峰末,怜君和气多。劳生同朽索,急景似倾波。禅者行担锡,樵师语隔坡。旱□生赤藓,古木架青萝。
越器敲来曲调成,腕头匀滑自轻清。随风摇曳有馀韵,测水浅深多泛声。昼漏丁当相续滴,寒蝉计会一时鸣。若教进上梨园去,众乐无由更擅名。
苦用贞心传弟子,即应低眼看公卿。水中明月无踪迹,风里浮云可计程。庭际孤松随鹤立,窗间清磬学蝉鸣。料师多劫长如此,岂算前生与后生。
满目亭台嘉木繁,燕蝉吟语不为喧。昼潮势急吞诸岛,暑雨声回露半村。真为援毫方掩卷,常因按曲便开尊。
槐杪清蝉烟雨馀,萧萧凉叶堕衣裾。噪槎乌散沈苍岭,弄杵风高上碧虚。百岁梦生悲蛱蝶,一朝香死泣芙蕖。六宫谁买相如赋,团扇恩情日日疏。
所惜绝吟声,不悲君不荣。李端终薄宦,贾岛得高名。旅葬新坟小,遗孤远俗轻。犹疑随计晚,昨夜草虫鸣。
片雨过前汀,端居枕簟清。病魔随暑退,诗思傍凉生。别燕殷勤语,残蝉仿佛鸣。古来悲不尽,况我本多情。
袅袅复盈盈,何年坠玉京。见人还道姓,羞客不称名。故事谙金谷,新居近石城。脸横秋水溢,眉拂远山晴。
九曲河冰半段来,严霜结出劲风裁。非时已认蝉飘翼,到海须忧蚌失胎。千里风清闻戛玉,几人东下忆奔雷。殷勤莫碍星槎路,从看天津弄杼回。
古人云,丝不如竹,竹不如肉。乃知此语未必然,李周弹筝听不足。闻君七岁八岁时,五音六律皆生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