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鬓雪今千缕。更休休、痴心呆望,故人明主。晚学瞿聃无所得,不解飞升灭度。似晓鼓、冬冬挝五。
晴空摇翠浪,画禽静、霁烟收。听暗柳啼莺,新簧弄巧,如度秦讴。谁绸。翠丝万缕,飏金梭、宛转织芳愁。
山势嵯峨接远峰,九皋鹤唳彻长空。清音仿佛苍松外,疏影依稀皓月中。石洞云封仙去俊,桑田世换水流同。登临厌听黄鹂语,弄巧绵蛮噪碧丛。
皇天遣出家,临老乃学道。北归为儿子,破戒堪一笑。披云见天眼,回首失海潦。蛮唱与黎歌,余音犹杳杳。
音信连年恨不闻,书来细读却消魂。人稀野店山魈语,路僻蛮村荔子繁。毒草自摇春寂寂,瘴云不动昼昏昏。此生相见应无日,且置清愁近一樽。
村乐殊音节,蛮讴欠雅驯。老儒无酌献,歌此送迎神。
五年窜南荒,顽质不伏病。吸清吐浊秽,气练骨随劲。澹然久忘归,寂寂就遐屏。国恩念流落,牵挽畀邻境。
八斗一倾聊热耳,开匣时观三尺水。指天喝月使倒行,扬波直欲斩蛟子。安得知音吾党人,相看青眼不余嗔。笑驱八蛮有奇策,开怀聊与话诚真。可怜吐哺风流绝,乞巧未遑姑守拙。坐观明月侵虾蟆,空使玉川怀寸铁。
我诗音节变巫巴,君向风流守故家。剥啄未嫌惊梦蝶,吟哦惟恐到昏鸦。沅湘自昔皆因适,蛮左于今况杂华。岂不怀归归未遂,水痕还落岸头沙。
杜鹃一自听天津,南北纷纷患转深。备谨彻桑征戍事,忧形恤纬老臣心。惊闻边信多蛮语,喜动乡情带楚音。若得君王放归去,便陪莲社访东林。
不奈花时两手閒,共携诗砚对孱颜。江南江北音书外,春去春来杨柳间。骑鹤重寻烟雨句,征鸿欲没夕阳山。百年风物一杯酒,叹息人间两触蛮。
五年风雨别,家信忆浮沈。独隐金仙屋,谁明铁汉心。粤邻蛮瘴恶,蜀急客忧深。此地无黄犬,朝朝说寄音。
少狂拂剑指天山,中岁驱驰万险艰。射虎将军频出塞,堕茑老子晚征蛮。莫夸兵法来圯上,但爱拿音出苇间。风后大鸿三引首,一波长乞白鸥閒。
我也无端到住山,忙忙业识不曾闲。白云拂尽到枯叶,恐碍采樵人往还。寒松瑟瑟,幽鸟关关。家私花擘尽,谁道语音蛮。
昔年曾扣睦州关,负义忘恩当等闲。见说吴音俱变尽,语言浑似广南蛮。
无穷赏物胡名达,希世纤柔不计金。爱雪并花也延命,掷丝与竹却知音。情閒未绝毫厘念,文艳何妨铁石心。雅倩樊蛮诵长恨,饮茶亦可拟芳斟。
刘侯元佑家,高标振流俗。益州西门外,胜日事幽瞩。襟期得佳士,命驾不待促。壶觞傍水石,谈笑满林屋。
钱塘江涌千万奇,收为词气吞虹蜺,敢与九关虎豹违。蜂芒虿刺攒一时,或疑宜州城不归。
断梗归从南海边,绝长补短恰三年。声音幸未移蛮气,须鬓疑犹带瘴烟。走俗抗尘吾老矣,吟风弄月子超然。鹤袍可着终须脱,铁砚虽穿请更研。
江响合蛮吹,鸟声谐越吟。仍收南郭籁,并入大韶音。纚纚听于耳,徐徐写以琴。倘犹有作韵,着语付何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