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短翎长喙喜喧卑,曳练双翔亦自奇。赖有黄鹂斗嬛好,独依藓石立多时。绿阴青子已愁人,忍见中庭燕麦新。周怅刘郎今白首,时来看卷觅余春。
云峰水树南朝寺,祇隔丛篁作并邻。破殿静披虀臼古,斋房闲试酷奴春。白公睡阁幽如画,张祜诗牌妙入神。乘兴醉来拖木突,翠苔苍藓石磷磷。
空留藓石仆斜阳,不见奇章与赞皇。何必雍门弹一曲,蝉声极意说凄凉。
上人者何人,富乐之禅客。成都昔尝见,时已坐法席。别来二十年,嗟此出处隔。昨过芙蓉溪,舍楫得携策。
解缨聊复濯沧浪,晞发松阴藓石床。有味是贫琳馆俸,无功於懒玉函方。自参老子鼻端白,未羡诸公腰下黄。蔗境渐佳惟习静,笔床茶灶并荒唐。
我爱山居好,林梢一片晴,野烟禽谇语,春水柳閒情。藓石随行枕,藤花醒酒羹。吾诗不堪煮,亦足了吾生。
人间无处着我辈,只可飞泉藓石边。习气犹余子虚赋,苦令猿鹤怨风烟。
藓石阑干一欠伸,垂杨无力不禁颦。清明此去几何日,燕子未来谁可人。病起不知双鬓雪,雨中老却一分春。西山云卧蕨拳紫,待约溪翁饱食新。
才入蓬山路已迷,青虬夜吼又东西。荼蘼略有一日雅,藓石未乾千佛题。册府敲茶玄鹤舞,军门草檄玉骢嘶。群仙定说粗官在,台史今占太白低。
半坞云侵藓石床,向来忧乐已俱忘。墙西有竹曾留鹤,梦亦相携入帝乡。
笔峰插天碧,其下可以庐。谁与半间云,共此一束书。君看柴桑人,自爱松菊居。北窗天地宽,不受世卷舒。
山林有灌木,其大可蔽牛。藓石眠清阴,坐间天地秋。
藓石莓墙屋数楹,年年来赛社公灵。儿童趁节欢如沸,父老伤春涕欲零。海燕边鸿何日了,夏松殷柏为谁青。村醪如蜜犹堪醉,莫遣东风两眼醒。
笑携琴册上崑崙,分坐溪头藓石根。崖树有霜飞老叶,野泉无雨落秋痕。几番閒借樵人屐,何许追寻隐者门。多种杏花依此住,要知董奉得仍孙。
居民汲江水,上下几千尺。麹糵化为酒,不肯赊一滴。高要堕黄叶,草树黯无色。讵意阻风人,于此费永日。
山水清音屡见招,经丘寻壑尚逍遥。宅门南北双桐木,篱径高低万菊苗。特创小亭观藓石,待穿枯沼架茅桥。忽思万事皆虚幻,何苦空将百虑焦。
同公游两月,语少道怀深。自了为僧事,终无住院心。□□攀老树,藓石上危岑。萧阁题诗处,何时肯重寻。
郊原空阔净无尘,且放千林自在春。借问梅花何处落,翠苔苍藓石磷磷。
是甚经,欠翻译。用尽心,看不出,月挂松梢,烟笼藓石。
闻道虚空曾解讲,信疑往决西山亮。烟雨溟蒙藓石温,六藏影迹难寻访。小径披榛扣竹扉,道人一见掀眉。布衲横肩瘦如削,口持密语没停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