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去岁洛城东,公归秉枢务。今日国门西,輤车行哭度。同此晚春节,依旧西山路。千古诀幽明,一年才旦暮。远恨寄山川,余哀惨云雾。平昔送公诗,何言歌薤露。
金兰臭味百年期,生死那知欻两岐。路断束刍难寄恨,封成挂剑谩传悲。向来不诵凌云赋,此日休歌薤露诗。自愧千秋负良友,剩留清泪与君垂。
合芥声名早岁驰,白头有蕴未全施。向来茂草无留讼,是处甘棠有去思。才术旧闻优少赣,交游賸欲赖当时。谁知沱水歌来暮,翻作西城薤露诗。
郁郁南山路,伤心凤翣红。哀歌凄薤露,秘殿掩椒风。故剑恩虽厚,中璫事已空。但余彤史笔,内传纪阴功。
敕局同寅旧,雌堂屡肯过。故人今有几,朝士更无多。问信书犹湿,相望鬓已皤。忽闻埋璧痛,薤露不成歌。
李下真无径,门前可设罗。诗如翰林逸,书似邺侯多。奇字今谁问,遗编尚不磨。从来好哀挽,薤露忍兴歌。
诸父论交久,忘年许与盟。登山陪蹑屐,泛月共飞觥。来往开三径,安闲羡一生。山深凄薤露,愁忆醉歌声。
伯祖八贤女,惟姑寿且康。又闻歌薤露,谁复是灵光。采藻空南涧,生萱怆北堂。平生好心地,持以遗诸郎。
镜里孤鸾背影飞,庭前玉树向人稀。尚思别我成都去,忍听虞歌薤露归。
行马门阑宰胄巍,高冠长佩独委蛇。紫微自有申公学,太史还从从祖知。静嘿无非蒙力处,功夫全在不欺时。故家遗俗寥寥甚,忍听虞歌薤露悲。
老雁长云横蜀道,归鸦落日倚江城。摩挲少日生祠记,忍听虞歌薤露声。
灵辰不留兮,挽者徘徊。羌若人之秉德兮,佩先训之不回。以直道事人兮,任当路之疑猜。坎壈一官兮,穷达何有於我哉。灵辰不留兮,启社塘之夜台。薤露再歌兮,亦孔之哀。
灵辰不留兮,挽者迈迈。羌前修之典刑兮,何后生之昧昧。平乡常人之号兮,岂直欲以之而自悔。静观世道这日诡兮,盖亦恶夫奇奇而怪怪。灵辰不留兮,路曼曼乎长夜。歌薤露之三章兮,识者为之永慨。
羌与公别兮几二十年,思渺渺兮路曼曼。棹剡溪兮乘兴,访故迹兮怆然。下晋齐之拜兮如梦,挑灯道旧兮犹平生欢。我少公兮六岁,悼彼此兮华颠。
裔自三吴秀四明,士林著不尽峥嵘。江淮游览诗随气,乡里推评实过名。最是与梅相契友,翛然易箦了平生。北风飞旐余山路,稍得悲歌薤露声。
悠闲涉长途,西日照禾黍。回首睇关山,故乡在何许。秋风吹栎林,忧思莫能禁。同怀不可见,日暮空沈吟。
圣代元和岁,闲居渭水阳。不才甘命舛,多幸遇时康。朝野分伦序,贤愚定否臧。重文疏卜式,尚少弃冯唐。
天欲鸣文铎,公先露上珍。谈锋贯千载,文纬补三辰。海浪扶鹏徙,雝朝簉鹭振。盪邪初奏雅,闢路近还淳。
薤叶有朝露,槿枝无宿花。君今亦如此,促促生有涯。既不逐禅僧,林下学楞伽。又不随道士,山中炼丹砂。
贫贱如故旧,少壮即相依。中心不敢厌,但觉少光辉。向来乘时士,亦有能奋飞。一朝权势歇,欲退无所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