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白莲生淤泥,清浊不相干。道人无室家,心迹两萧然。我住西湖滨,蒲莲若云屯。幽居常闭户,时听游人言。
尚书郎晋陵李公,秉性直而和,少従道士得养生法,未五十,去嗜欲,老而不衰,为南都通守。其西堂北牖下,池生菖蒲,开花三四,芬馥可爱。以书占之曰:“此寿考之祥也。”因名其堂曰“寿花”,而余为作诗记之。
石上菖蒲十二节,仙人服之好颜色。根如蟠龙不可得,叶中开花谁复识。夫子自少读道书,年未五十嗜欲除。河流通天非辘轳,下入金鼎融为珠。
麦熟蚕缫热似烝,雨倾三尺未为淫。洗清沟浍蚊虻静,没尽蒲莲沼沚深。遗秉满田惊朽腐,移床避漏畏侵寻。高闲只有张公子,卧听萧萧打叶音。
西自荆巫彻海涯,南从吴越接京华。半天下管权何重,两地间游路不赊。山泽利均资我国,江湖璋尽属君家。帝心已简身宁愧,使额虽雄性不奢。
宝胯开缃叶,香尘堕柘罗。汤鸣檐雨细,盏占陇云多。连日伊蒲塞,今朝热洛河。春风入诗腹,五字与君哦。
多生业果种情田,鹫岭宗风好着鞭。要使野狐惊铁杖,莫令黄叶认金钱。传衣虽落慧能后,成佛应居灵运前。趺坐蒲团成冷淡,比从人役竟谁贤。
于门为国产英贤,淮海锺灵五百年。松竹千寻森气节,江湖万顷渺情田。白头未握封侯印,皂盖犹分刺史天。俗变农桑皆犊佩,家传恺悌只蒲鞭。
淮南雪落云绕戍,王郎鸣鞭猎狐兔。问君本是山阴人,何不扁舟剡溪去。人生乐事将无同,知君此心如太空。只今去踏龙尾道,也似寒江蓑笠翁。
林深叶密绿阴繁,荷渐生芽蒲有根。心事嗟跎过岁月,故人落寞共乾坤。舟行蓴菜水云浦,路入杨梅烟雨村。何日扣门寻子去,一樽聊对话黄昏。
小院蒲萄月架东,舞腰忙趁鼓声雄。诗成彩笔分题后,人在金钗财令中。秋叶冷吟风浩荡,晚林烘透日玲珑。腰间若佩滁州印,定有人呼作醉翁。
皇天久不雨,既雨晴亦好。食已得从容,偕行石城道。桑麻光似泼,山林净如澡。苍苔长绿发,嫩竹摇翠葆。
孟冬四将发勾吴,弯弓誓落双髡颅。智谋无过史万叶,嫖姚无加李金吾。前茅已作破竹刃,三覆乃里含沙狙。常山长蛇一断尾,即墨怒牯齐奔?甫。
斫竹作钓竿,抽茧作钓丝。沧洲日暖波涟漪,绿蒲茸茸柳叶垂,钩纤饵香鱼不知。石鳞激水溪毛动,玉燕回翔竿尾重。大鱼入馔腮颊红,小鱼却放渊沄中。更祝小鱼知我意,长逝深潭莫贪饵。
舍北草池寒己枯,草中时复见菰蒲。滥泉觱沸无留鲋,弱藻蒙茸不系凫。绿叶红花空代谢,春蛙秋蚓任喧呼。窥临最忆琴高鲤,腾驾风雷定有无。¤
虚亭林木里,傍水着栏杆。试展团蒲坐,叶声生早寒。
右宋周曾《秋塘图》一卷,前元皇姊大长公主所藏也。前有皇姊图书印记,后有集贤翰林诸词臣奉皇姊教旨所题,自大学士赵世延、王约而下凡十六人。时邓文原、袁伯长俱为直学士,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师,
平居厌城郭,具舟泛清汝。蓝光一水远,铁色两崖古。日华动中流,沙纹乱前渚。湍鸣达公桥,草绿襄王墓。
积阴风易作,隆寒声益急。百为定有数,一动必三日。奔隤水势壮,犦胅波头立。前行後浪促,突起旁抶射。
卒行无好步,事忙不草书。能事不促迫,快手多麤疏。加看荷苇槲叶扇,崔家仲叔三人俱。扫除事物费岁月,收定神气忘形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