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尝观韩干马,人物亦如生。君收四病骨,无肉只峥嵘。二匹痒磨树,二匹纵其情。意思若不任,千里未可行。
风在不周山空阙,底事问烟访两浙。烟生庐阜香炉峰,孰使随风至吴越。风乎与烟相得外,还有风雷千雨雪。烟兮与风相好余,仍有烟波及霞月。
君不见北风吹淮风浪黑,铁马千群凝一色。当时庙论孰经济,将相无言潜动魄。或云南纪当何忧,今代诸葛身姓刘。陆下唤取守淮甸,彼有胜算逾干矛。
多病淹残岁,初寒卧直庐。朝廷务清静,铃索少文书。向学今为盛,优贤古莫如。靓深严禁署,闲宴乐群居。
中夏昔屯否,代邦天所开。鸿图属太武,不世英雄才。南洗洛阳血,西荡长安灰。毡车十万乘,略地驱风雷。
始闻定作阅古堂,又闻定有阅古诗。扬之远定五千里,思得两翅擘以飞。偶闻人来说堂事,初敞两壁无尘疵。闲时公来命绘匠,亲以玉指交画挥。
东山有石若琼玖,匠者追琢可盛酒。君子得之惜不用,殷勤远寄林下叟。林叟从来用瓦盏,惊惶不敢擎上手。重诫儿童无损伤,缄藏复以待贤友。
玉麈助清谈,金貂饰高位。二物已杀身,无剥生民利。君为使者官,犹作农夫事。随轩载畚插,一心惟度地。
举头直北看青山,低头真下觑黄卷。黄卷辛勤有时厌,青山於人保不变。山作主人我为客,主人看客长不倦。今代风流漱石公,吏事直以儒雅缘。
大芽如茧肥,小芽瘦如锥。我今取去无厚薄,不欲气本多支离。绿尖堕地那复数,存者屹立珊瑚枝。姚黄魏紫各王后,肯许闒冗相追随。
今代知名士,君家萃一门。不惟文献在,政是典刑存。台阁期平步,沅湘莫断魂。平生翰墨事,兹可壮期源。
渠河有水清且涟,弄丸之暇游其间。风轻沙暖鸥忘机,天开日烜鱼逃筌。山中不知岁月改,春洲六度听绵蛮。闻人昔游不到此,岸容山色如有冤。
四月五月淫涝积,噬啮丘垤吞原隰。匪惟为沼荡为陂,万顷秧云泯无迹。攒雅联尾空飞翻,化鳌为城难障塞。五湖三泖俗贯通,当接重江势洄潏。
故王沉愤九重泉,先帝焦劳四十年。已有含桃存新庙,独无麦饭洒荒阡。挽回天怒当初政,扶植人伦在众贤。此邸最关宗社计,加恩莫放代来先。
我昔就学初,龆童齿未龀。严亲念痴狂,小艺诱愚钝。始时授章句,次第教篇韵。蒙泉企层澜,覆篑期九仞。
淳风叹辽远,友道伤浇漓。交情比一线,断续同轩縻。仁惇既难事,义重亦不支。寒谷少温律,衡门自寒扉。
忆昔初读南华篇,但爱闳辨如川源。沉酣渐得见真理,驰骛造化游胚浑。潜心四纪不知倦,间日讲解时寻温。其言无端极放肆,大抵顺物尤连犿。
国于南山之下,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。四方之山,莫高于终南;而都邑之丽山者,莫近于扶风。以至近求最高,其势必得。而太守之居,未尝知有山焉。
巩顿首再拜,舍人先生:去秋人还,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。反复观诵,感与惭并。夫铭志之著于世,义近于史,而亦有与史异者。盖史之于善恶,无所不书,而铭者,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,惧后世之不知,则必铭而见之。
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,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,都督诸路军马。时北兵已迫修门外,战、守、迁皆不及施。缙绅、大夫、士萃于左丞相府,莫知计所出。会使辙交驰,北邀当国者相见,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