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东武厌尘土,彭门富溪山。従兄百日留,退食同跻攀。轻帆过百步,船底惊雷翻。肩舆上南麓,眼界涵川原。
维圣有作,绍隆兴运。天经地义,宗尧越舜。风俗惇厚,日星清润。冰天桂海,咸祗成训。
谁浇无边春,酿成此天色。文章只引睡,茗碗不着力。虽无田父邀,欲到野人宅。日萼斗深妍,风条舞柔碧。
仁田义锄德其种,晚岁坐看苗幪幪。先生一去不可识,但喜郎君实麟凤。一线微言惊道丧,九鼎斯文赖君重。圣门涛澜无畔岸,我尝操舟怯奔涌。
於赫圆宰,视听自民。惟圣能飨,非德莫亲。乃眷炎宋,受命以仁。十月三叶,涵每毓春。
冷落愚溪十进而,暂容车骑憩柴门。松荒顿忆陶潜隐,梅落难招宋玉魂。累日有风春自暖,今宵无月夜难昏。勿令鼓角鸣行帐,田舍将疑有戍屯。
旷荡三河阔,东西二室连。埋云峰树短,抱日岭霞鲜。黛压周南野,岚薰鞏右天。峥嵘元气外,磅礴太虚前。
汉家遗堵满山川,六里东西遂渺然。寒日似愁圭影地,秋风真作黍离天。五株杏发陵无邑,一项茅荒井失田。更欢道边多弃骨,可能犹为直如弦。
岁星运行至荒落,鹑尾初占建魁杓。大旱金石皆流烁,旱魃何知恣为虐。大田多稼三百廛,尽是农夫耦十千。一朝焦枯如束管,赤地百里焚则烟。
我怀陶元亮,早弃彭泽令。宁甘柴桑饿,不受宋人聘。晚诗题甲子,绕著义熙正。得书晋徵士,千载论始定。
十亩荒林屋数间,门通小艇水湾湾。人行远路多嫌僻,我得安居却尔闲。樽酒相忘霜后菊,一诗难尽雨中山。何时漾下浮名事,只与田翁剩往还。
行李依吴榜,飘蓬更楚乡。山川岁云暮,风雨夜何长。此地从兵革,斯民复旱蝗。牙包怀赋粟,久渴望摧浆。
平楚皆膏壤,成汤忽旱年。人知圣虑切,恩遣使臣宣。乙犯饥荒后,长沙富庶全。纪年四十载,斗米二三钱。
连山四围合,吕梁贯其中。河南大都会,故有项王宫。晋牧连杨豫,虎视北方雄。唐时燕子楼,风流张建封。
吾方卖剑日,汝正抱孙归。昭代无官守,平生近钓矶。青山上野艇,白水到林扉。晒枣日犹烈,鸣枝风已威。
江左承南渡,当阳控上流。平时称用武,今日更防秋。六代规摹古,三江险厄周。高凭隆屏翰,下瞰握襟喉。
山空天入海,倚楼望极,风急暮潮初。一帘鸠外雨,几处闲田,隔水动春锄。新烟禁柳,想如今、绿到西湖。犹记得、当年深隐,门掩两三株。
西方好,我佛大慈悲。但具三心圆十念,即登九品越三祇。神力不思议。临执尽,接引定无疑。
人有精游艺,予尝观弈棋。筭馀知造化,着外见几微。好胜心无已,争先意不低。当人尽宾主,对面如蛮夷。
熙宁十年秋,彭城大水。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,水及其半扉。明年春,水落,迁于故居之东,东山之麓。升高而望,得异境焉,作亭于其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