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天公胡为不自怜,结土融石为铜山。万人探斫富媪泣,只有金帛资豪奸。脱身献佛意可料,一瓦坐待千金还。月华三火岂天意,至今茇舍依榛菅。
堂前种山丹,错落马脑盘。堂后种秋菊,碎金收辟寒。草木如有情,慰此芳岁阑。幽人正独乐,不知行路难。
茅茨破不补,嗟子乃尔贫。菜肥人愈瘦,灶闲井常勤。我欲致薄少,解衣劝坐人。临池作虚堂,雨急瓦声新。
平生不识桥南路,闻道清流带烟树。今朝开卷一欣然,恍若身亲到其处。徐郎独立嶷如山,招不能来麾不去。旧居万瓦碧浮烟,结茅却就桥南住。雪尽春生水似蓝,想君清啸钓鱼庵。道上红尘高十丈,断无一点到桥南。
昔我从行台,宿师南山旁。仲秋已戒寒,九月常霣霜。入冬即大雪,人马有仆僵。土床炽薪炭,旃毳如胡羌。
肩舆适青郊,飞屐登翠麓。余霜未泫瓦,晨日初挂木。推门觅黄冠,避客似奔鹿。虽无与晤语,清坐意亦足。
忧患无穷生有涯,惟须百事屏纷华。人谁敢侮修身士,天不能穷力穑家。频唤老僧同夜粥,间从邻叟试秋茶。结茅林下从来事,瓦屋三间已太奢。
病骨羸然山泽臞,故应行路笑形模。记书身大似椰子,忍事瘿生如瓠壼。美酒得钱犹可致,高人折简孰能呼?不如净扫茅斋地,卧看微香起瓦炉。
老境遗人事,穷居砭世肓。茅檐听雪滴,瓦鼎爇松肪。不愿封侯印,惟求煮菜方。杯羹须及热,剩欲唤君尝。
已幸悬车示子孙,正须祭灶请比邻。岁时风俗相传久,宾主欢娱一笑新。雪鬓坐深知敬老,瓦盆酌满不羞贫。问君此夕茅檐底,何似原头乐社神?
发不能胜二寸冠,天教送老向江干。倚墙筇杖伴人瘦,缟瓦清霜争月寒。壮志追思良可悔,危途遍历始知难。一身著了余何事,茅屋三间已太宽。
石城诸峰入天关,曾随骑吹经行遍。梅花换岁初不惊,惊报行春再出城。官甑晨炊云子玉,兵厨夜压秦淮绿。尚书亲饷老农夫,塞道夫须兼独速。
我行陈许郊,千里平若掌。居民杂荆榛,耕少地多旷。野兔乍跳奔,惊鸢或高扬。乔林多疾风,寒涧有余涨。
季秋木叶未全落,西风卷云飞雪作。奔腾倾倒来不停,顷刻山川失寥廓。白头老翁仰天叹,一生未见可吁愕。但悲无食饥冻死,何暇更议阴阳错。
谷底一墟落,地形如盎盆。榱题相照耀,其民颇家温。土风甚于秦,不可借釜甗。僧屋无陶瓦,剪茅苍竹樊。
利名抛却。入广莫乡闾,委蛇盘礴。水曲山隈,烟村云屋,随分葛衣藜藿。任他玉堂轩冕,争似茅庐丘壑。
轻雷长陂水,农事乃及辰。茅旌送山鬼,瓦鼓迎田神。青皋暗藏雉,万木欣已春。桑间偶耕者,谁复来问津。
身已龙钟不出村,尚能抱瓮灌蔬园。瓦盆甚朴常盛酒,茅屋虽低可负暄。锄倦扶藜访邻叟,祭归怀肉遗诸孙。后生记取耆年语,世世休思入县门。
暝色蟠空起,狞飚激地吹。渐看云布濩,稍有霰纷披。蔌蔌初飘瓦,轻轻已点墀。居人朝未觉,客子夜先知。
小陆词章海内传,名场久盍着先鞭。惯看馀子瓦枢坏,太息斯人铁砚穿。畴昔熏香过半世,即今拾芥已中年。病翁拟拭昏花眼,快向茅檐读奏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