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游九仙山,闻里中儿歌《陌上花》。父老云: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,王以书遗妃曰:"陌上花开,可缓缓归矣。"吴人用其语为歌,含思宛转,听之凄然,而其词鄙野,为易之云。陌上花开蝴蝶飞,江山犹是昔人非。
旧闻靖长官、贺水部,皆唐末五代人,得道不死。章圣皇帝东封,有谒于道左者,其谒云晋水部员外郎贺亢,再拜而去,上不知也。已而阅谒,见之,大惊,物色求之不可得。天圣初,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诣阙进佛道像,直数千万。
诚哉一得即永得。大都要藉周天火,十月圣胎方始圆。虽结丹头终耗失,
尚书郎晋陵李公,秉性直而和,少従道士得养生法,未五十,去嗜欲,老而不衰,为南都通守。其西堂北牖下,池生菖蒲,开花三四,芬馥可爱。以书占之曰:“此寿考之祥也。”因名其堂曰“寿花”,而余为作诗记之。
想当争衣盘礴下笔时,吸取清气入肝脾。先融雪岭作墨黑池,坐变秋阳成春晖。使我初见浑不疑,旋觉风骨全是颜容非。恍如晏支马上坐明妃,缁尘生汗白玉肌。
群芳发天机,妍媸太纷竞。秋菊繁有从,色以黄为正。渊明具卓越识,主一无多柄。日锄三径荒,取友霜松劲。
江城雪作阴如莫,儿样老翁啼塞路。云深日隐天不知,驱马萧萧使君去。使君四海郑村边,人是白玉堂中仙。君谟政事文永叔,五花为笔蒲为鞭。
昔有隐君子,中年洛阳居。击壤歌太平,洛人为结庐。名曰安乐窝,花间行小车。昔有贤宰相,退休寓洛都。
流水写清音,青山发令姿。左右惟所取,囊箧恒相随。君游且有日,欲访燕赵奇。此行犹在眼,已作久别思。
采花供课能满庾,不自营巢庇风雨。壘土削板非爱君,君自归之若安堵。一声衙集律令严,两股挟持筋力苦。栋宇不牢偶堕地,尽见室家窥积聚。
闺里佳人年十馀,颦蛾对影恨离居。忽逢江上春归燕,衔得云中尺素书。玉手开缄长叹息,狂夫犹戍交河北。
昔多相与笑,今谁相与哀。峡哀哭幽魂,噭噭风吹来。堕魄抱空月,出没难自裁。齑粉一闪间,春涛百丈雷。
许史世家外亲贵,宫锦千端买沉醉。铜驼酒熟烘明胶,古堤大柳烟中翠。桂开客花名郑袖,入洛闻香鼎门口。
郑君得自然,虚白生心胸。吸彼沆瀣精,凝为冰雪容。大君贞元初,求贤致时雍。蒲轮入翠微,迎下天台峰。
故人对酒叹,叹我在天涯。见我昔荣遇,念我今蹉跎。问我为司马,官意复如何。答云且勿叹,听我为君歌。
一别苏州十八载,时光人事随年改。不论竹马尽成人,亦恐桑田半为海。莺入故宫含意思,花迎新使生光彩。为报江山风月知,至今白使君犹在。
梧桐叶上三更雨。惊破梦魂无觅处。夜凉枕簟已知秋,更听寒蛩促机杼。梦中历历来时路。犹在江亭醉歌舞。尊前必有问君人,为道别来心与绪。
陌上风光浓处。第一寒梅先吐。待得春来也,香销减,态凝伫。百花休谩妒。
平生相遇。算未有、笑语闽山佳处。旧日文章,如今风味浑如许。眼前都是蓬莱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