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於赫圆宰,视听自民。惟圣能飨,非德莫亲。乃眷炎宋,受命以仁。十月三叶,涵每毓春。
林壑黄昏外,衡门紫翠边。火耕今已老,云卧几何年。棋敛将残局,篙回兴尽船。画麟真已矣,骑犊适悠然。
天地化育工,两致一为要。对待管流行,并起非横矫。亭亭南北枢,赫赫东西曜。仁义与诚明,彼此相契约。
意。崔氏缄报之词,粗载于此,曰:“捧览来问,抚爱过深。儿女之情,悲喜交集。兼惠花胜一合,口脂五寸。
春风谁相呼,鸟语到庭户。罢书起何游,系马城西树。宁须客众随,聊与春相遇。高林美风竹,疏影有清覆。
圣门高弟游渊源,当时所得惟十贤。科张言行政与学,兼此四者谁能然。公含天资得具美,出文入武材谟全。轩昂盛时进以道,行高德钜齐回骞。
迁谪独熙熙,襟怀自坦夷。孤寒明主信,清直上天知。消息还依道,生涯只在诗。惟尚谕山水,讵敢咏江蓠。
万里秋风吹鬓发,百年人事倚栏干。知他落日能多少,偏照淮南几处山。李白寻仙持玉杖,庾公对月踞胡床。楼上康庐紫翠环,槛前湓浦转清湾。
熙宁八年夏,吴越大旱。九月,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,前民之未饥,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,民能自食者有几,当廪于官者几人,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,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,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,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,使各书以对,而谨其备。州县史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。故事,岁廪穷人,当给粟三千石而止。
落红香散东风软,灵岩络翠苔纹浅。闲庭昼永日当空,花影团团移未转。两鸡不识春意佳,栖迟也傍庭前花。父鸡昂然气雄壮,独立峰颠发高唱。
于维庆历,三年三月。皇帝龙兴,徐出闱闥。晨坐太极,书开阊阖。躬揽英贤,手锄奸枿。
临川遇邹君,示我铜陵辨。相邀游其间,百闻须一践。自从双耳聋,已办两足茧。武夷乃招隐,仙都辄策蹇。
荆州三度别,此别尤酸冷。兼葭逐岸靡,烟雨隔林回。去棹行且留,离觞醉还醒。缅怀荆州士,鹄立霜毛整。
三复蓼莪思二亲,亲恩天地无比伦。生我鞠我长育我,出入腹我何艰辛。为人这子欲报德,吴天于我心罔极。顺承犹恐莫酬恩,况敢忘恩为悖逆。
日月如惊鸿,归燕不及社。清明气妍暖,亹亹向朱夏。轻衣颇宜人,裘褐就椸架。已非红紫时,春事归桑柘。
岱阴皆平田,济南附山麓。山穷水泉见,发越遍溪谷。分流绕涂巷,暖气烝草木。下田满粳稻,秋成比禾菽。
我遵兔径西山麓,荆棘钩衣尘眯目。怜渠此地费流光,君亦风餐并露宿。遗蝗蹢躅无地皮,田禾蚕食犹孑遗。扆饥可念劳可忍,君自坦坦人怜之。
忆昔下吴会,拜公古渝州。别来忽星纪,不知几三为。岂不愿舂粮,占乌渠渠屋。良期苦难俪,千里劳远目。
寺后山,青巑屼,忽如憔悴忽又开容颜。寺前滩,声潺湲,忽然枯涩忽又起波澜。
三釜养弗违,五斗腹已餍。归无买山银,聊占白石崦。崦西有斗室,草色青入帘。有时独悲歌,白云低覆檐。